加强多党合作政治哲学研究铸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强的理论基石
陈祖亮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之路。多党合作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伟大创造,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当前,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最大限度地动员全体人民和劳动者参与到建设中来,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自从“五一口号”发布以来,60年来的多党合作事业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进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和学说的创新与发展。新世纪新阶段,在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的同时,更应当面对新的实践,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和自信,进行中国特色政党学说理论体系建设。正如中央统战部长杜青林所指出,“要深入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问题”。[1]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多党合作的哲学基础理当成为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
当前,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重在推进和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理论上的成熟,制度和机制的建设才会有方向,也才会更加自觉。而理论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应是哲学基础的建设。只有哲学基础明晰、坚实,换句话说,只有多党合作建立在明确、更加有说服力的哲学判断上,理论建设才能更有说服力,制度建设才能更加自觉,应对现实的发展才能更加自如。因此,进一步加强哲学基础的研究不仅是理论的需要也是现实的要求。
一、加强多党合作哲学基础研究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需要
多党合作制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又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能够不断推进中国民主和进步的政治道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尽管有对社会主义政党理论的一般论述,但是,没有也不可能有对具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东方大国——中国走何种政党之路的论述,更不可能在哲学上对它进行具体、深刻的阐明。因此,加强多党合作哲学基础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和政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二、加强多党合作哲学基础研究是新世纪新阶段现实发展的需要
当前,中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期,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构成了新形势下多党合作的现实社会基础。如,出现了新经济阶层,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突现了新的特点,等等。要解决实践需要,仅有经验的总结不够,还要根据现实发展的要求,进行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哲学是属于深层次的理论,属于思想和观念的问题。只有与时俱进,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些观念的束缚,包括某些西方观念和理论的束缚,结合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的现实,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才能更加理直气壮地走中国特色的政治之路。
三、加强多党合作哲学基础研究是党长期执政的需要
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色和巨大政治优势,是“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中,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2],是党长期执政的一项根本制度。党要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扩大执政基础,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不断增强它在国内、国际上的公信度,必须高度重视理论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党不仅要用共同的旗帜、目标引领人,用科学的制度聚集人,还要用合理的理念凝聚人。人的观念、理念在人的行动和实践中居于核心地位。只要我们从中国当前的国情出发,结合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特点,结合中国现实和中国人的状况,对多党合作的哲学基础形成符合中国人、中国事的基本判断,就一定能够增强坚持多党合作制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将各级各类人员凝聚在多党合作制度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四、加强多党合作哲学基础研究,是打破西方理论霸权,回应敌对势力攻击的需要
西方的多党制、两党制等,是在西方哲学基础上,结合西方传统建立起来的,是适合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它不是也不可能成为普适的制度。西方或敌对势力对我们政党制度的评价甚至攻击是基于西方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是对中国传统、国情和文化的无知或漠视。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创性,它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没有现成的理论体系可资借鉴,它需要“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哲学的研究尤为重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需要中国政治哲学。
只有我们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建构起成熟的中国政治哲学,我们的理论体系才能成熟,才能对国际敌对势力攻击的重点问题、社会上疑惑的热点问题和多党合作实践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阐释和论述,才能从根本上打破西方国家政党理论的话语霸权,强有力地回应国际敌对势力的歪曲与攻击。
◎参考文献
[1]杜青林:《薪火相传共创未来——写在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2008年4月18日。
[2]刘延东:《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巨大的优越性——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求是》200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