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专业院校人才培养联盟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与构筑刍议
广告学专业院校人才培养联盟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与构筑刍议
(注:基金项目: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厅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项目课题编号:D091211005);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3-2014年度科研规划立项项目(项目课题编号:LZY13270);2013年度辽宁大学第五批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项目课题编号:JG2013YB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魏宝涛 王爽(注:魏宝涛,男,辽宁铁岭人,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文学院广告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爽,女,山东昌乐人,文学硕士,辽宁美术职业学院视觉系讲师。)
广告学专业本科“四维互导”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在院校创新信息平台的搭建与构筑层面,需要考虑一系列相关重点问题的解决办法与建议。从某种层面来看,这种联盟创新信息共享平台是确保广告学专业本科“四维互导”创新型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各项指标与任务实现的重要保证。结合国内广告学专业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在充分尊重辽宁地域内主要兄弟院校拟组建的院校人才培养联盟基本框架前提下,本课题小组研究人员拟对有关院校人才培养联盟创新信息共享平台的主要问题加以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创建与构筑联盟创新信息共享平台的背景
1.构筑重要意义界定与说明
这里我们主要从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两个层面来重点把握。首先是现实意义,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已经成为制约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普及推广的主要症结所在。因为再精密的教学改革设计与实践训练,如果没有得到更好的交流宣传与分享,也只能是一纸空文,不对高校专业教学实践产生任何作用的空洞方案是没有任何实践意义的。
因为从广告学专业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出发,明确其进行模式构建与探索的相关重要角色作用与意义,有助于统一思想,认清现实形势,也是今后向深度开发与构筑发展的必经阶段准备。也就是说院校人才培养联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关乎高校协作体框架内各院校“信息一体化”、“数据中心”、“数据共享”三大主要目标的有效实现。从国内目前相关高校组建的联盟共享信息平台来看,此种框架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对现行高校教育体制、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和教研课程体系等方面都有着变革性的影响效果。此平台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创新与拓展的关键环节,具有系统性工程的重要角色。当然在其确定和拓展执行过程中,尤其需要逐步完善和推进各兄弟院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整合现行的高校教研资源,不断培养一批优秀的教学改革研究团队与个人。以此为契机,也会更加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步伐,落实国家相关的有关社会信息化构建与维系、拓展的政策指标方案,同时也是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层面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和尝试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从现有广告学专业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和实践经验来看,基本上偏重于从教学管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科研系统构建以及如何建立完善有效的人才管理信息系统等等层面,大多是细分的、个体式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综合性研究。本课题所探讨的院校联盟创新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与构筑,正是从整合与激活现有资源角度出发,依托国家、省、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研究机构不断强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的现状,尝试性地提出相关策略方案与设想,并在辽宁大学及其他兄弟院校广告学专业本科学生日常教学改革实践中运用,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以便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操作规范化。
2.创建与构筑的基础
从院校联盟共享信息平台的构筑来看,基本上存在着这样的整体框架的现实。
首先,各院校已经积累了相关专业教学与实践实训的经验,而且彼此之间有交流和共享的渴望与需求,这是不可忽视的前提。从目前各高校普遍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来看,高校教学科研主管部门纷纷将政策、资金和人员储备等等方面的支持和投入偏向了教学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探索领域;在相关政策规定的制定和人员绩效考核上,不断强化和重视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重要引导作用与辐射角色。
其次,近年来全国性、国际性广告学学科专业实践竞赛项目的广泛开展,逐步改变了过去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传统倾向,开始逐步呈现出以专业实践、竞赛和专业实训带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良好态势。这初步说明,我们专业教学改革的大环境已经具备,其中日益增长的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分享沟通的需求,也在不断促动着院校联盟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与日常维护。尤其是各院校相关教师基于调整和校正专业改革方案与思路,已经彰显经验共享与交流的强硬需求。
再次,此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与维护,也是不断完善和丰富专业师生的专业视野与眼界,以更为全景地展现学科专业发展前沿和趋势的良好铺垫。正所谓,居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其所能了解和吸纳的境界水平、素养是有区别的。能够在本科专业培养过程中,适时地引入与社会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相对应的岗位要求与人才能力指标,就会有效避免人才培养方向迷失、专业培养特色缺失、人才培养后劲不足,甚至是缺乏深入拓展能力的现实困境。这也是从整体人才培养综合量化评估角度展开的有针对性的探索,也是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向性的。
二、创建与构筑联盟信息共享平台的积极作用
1.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沟通与交流的阵地
媒介本身的空间保障和桥梁搭建,有助于在特定需要和特定情境下,特殊沟通需要的实现,这其中就包括对各院校自身经验正确推广传播的平台和空间。事实上,如何被重视,如何被正确分享与借鉴,其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有时并不会按照事先预期的想法来稳步前行,其中的噪音元素值得给予充分重视。也就是说,需要寻找到一个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冲击的空间平台来有效果地传播与推广各自院校积累的宝贵经验。而且,此信息共享框架平台还是受到“把关”和“监督”的信息共享平台,更能确保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的有效接受和主体基调的适宜性。
2.深入构建新一代人才培养信息与案例分析资源库
共享信息平台的建构,基本上依托于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的网络体系。因为目前从技术层面来看,以交互式网上办公和信息接触为基本发展蓝本,构建与维护具备现代传播功能与普遍受众需求的平台,这并非是难事。而最为重要的是其中的信息内容层面,它是关于整个信息共享平台持续运转和不断发挥引导角色作用的体现。内容层面要想保持常看常新,尤其依赖于信息的编辑与维护岗位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如果此点没有明确地保证,我们也就不能更加全面而持续地关注平台上的内容资料,也就是说此平台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库和案例分析库应该有实际内容与定期维护更新补充的强制性规范为保障,因为一旦内容不及时跟进与更新,就会失去对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的吸引力和内驱力,这是需要重点声明的。目前重要的难点在于以何种速度与机制来及时补充新鲜案例进入资源库,以何种眼光与视角来分析、借鉴其中的案例资源,以发挥其最大效用。
3.共同提升和强化院校联盟框架内各院校师生的专业素养
我们说,这是实施“四维互导’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最终有效预期目标的终极目的所在。当然,我们所有的努力与尝试都是为了满足更便利地推行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实际。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管理者和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者充分地将是否有效提升广告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整体考核与评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效果唯一有效指标规范。依托于信息共享平台,我们有效地引入了全国广告艺术大赛前几届丰富的案例分析教学探讨,在总结和分析中有效地把握了国家级广告学专业学科竞赛的侧重点与指标倾向,从广告业界人士、专家学者、一线教学名师的案例指导经验共享中找到今后辽宁大学广告学专业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思路。与此同时,借助以往参赛作品的研讨和定位,在最近几届国家级广告学专业学科竞赛中本校广告学专业学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优秀的参赛成绩,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本平台搭建与维护的必要性与影响意义,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坚持的方向与目标。
三、功能凸显:院校联盟信息共享平台的角色担当
信息沟通平台自身角色如何设定和细化操作,在本质上彰显着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对整个专业建设与任务突破的主要价值及现实意义。现在来看,院校联盟内各兄弟院校是否将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作为影响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改革大局的重要问题来把握。同时,将此信息平台的开发与维系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对应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以及赛事、实践与业界互动的关联互导的依据和前提基础。
从发展与拓宽高校广告学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等层面来看,培养新型全面适应当下广告及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专门人才,不断为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通才教育”、“突出创新创造”、“实践和能力共同兼顾”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多元化等层面积累经验。创新信息共享平台工程本身会对相关定位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支撑。这其中就包括信息共享平台在广告学专业本科“四维互导”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关键环节与维度层面所应该起到的功能凸显作用。这也是对传统高校专业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延续和深入,此种教学改革层面的信息化建设与资源分享能够对整体广告学专业“四维互导”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施起到良好的助推与促进作用。
1.创新信息共享平台工程,可以为“四维互导”顺利实现提供润滑剂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改革项目子课题和子任务设计与执行过程中,各个联盟内院校在具体贯彻与执行各个子课题研究任务时,可以将自身的研究任务及进度放置于信息共享平台之上,这就使得各自之间彼此了解与清楚整体进度、出现的问题及迷惑,借助互相智力支援和智慧支持,提升问题和难题解决的速度与整体质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联盟内相互院校间就可以在共同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可以共同开展深度合作和交流,确保广告学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及效果的顺利实现。
2.及时清理研究任务与实践程序,提升共享平台的构筑效率
借助信息共享平台的构筑与分享,可以将研究任务与实践程序及时清理,兼顾和整合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及时开启新的研究任务,以便节省研究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与盲目投入。要处理好院校人才培养联盟内部协调沟通上的不协调和不顺畅,可以从这样的框架思路出发,减少盲目出错的机会,更可以集中有效的资源和力量来攻克主要环节和难题,发挥信息共享平台最本真的沟通和共享的本质作用。在涉及多个项目和程序的处理实践时,借助信息共享平台的中介与桥梁作用,能够有效达到各项目与各程序分步骤、分门类的改革及研究目标。
3.快速提升研究业务流程和速度,拓展共享平台构筑的范围与深度
依托信息共享平台,也能够快速提升研究业务流程和速度与平台构筑的范围、深度,最终为“四维互导”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与推广示范提供催化剂。当然还要注意,有效规范信息共享平台构建过程中的制度建构也是需要提醒各联盟成员单位主管机构和主要负责人重视与注意的。如何科学有效地把握好共享平台建设的进度和实质性内涵,也是我们在构建此环节信息平台空间建设时需要明确的问题。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此种信息共享平台的角色担当也可以集中概括为如下几个层面:即信息共享与发布、相关活动经验交流与分享、相关资源的建设与维护,而且还起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源信息导航角色,以及信息检索与咨询领域的全方位服务;再有可以成为专业人员技能培训提升的案例库源泉和经验分享平台等等。
四、创新信息共享平台的资源整体规划研究与实践
此环节主要关乎此信息共享平台资源整体规划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有:
1.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联盟框架下“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库建设
有别于其他公共服务性质的信息资源平台建设在信息开放与共享程度上的无限制和宽领域,本项目课题主要将“内部信息资源”平台作为今后在专业教学改革拓展过程中的工作侧重点。某些信息若牵涉到知识产权和危害国家安全,是不能或不适合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免费发布与交流沟通的。这就需要在设计和规划具体方案时给予更多的、充分的重视。可以采用加密技术方式确保相关要害信息在联盟内部范围内交流沟通,同时针对国内外同类专业教学改革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在制度规范、人员管理和日常运行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做法,可以在相互学习和借鉴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升相关院校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上的实力与质量效果。
2.跨行业借鉴和吸收经验,不断开拓实践的操作路径
针对国内外其他专业领域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现实,跨行业借鉴和吸收经验也是可以付诸实践的操作路径。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全媒体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来吸纳与接收有助于“四维互导”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的优秀因子。其中最为根本的因素是彼此相通的,基本上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的资料来利用,尤其是在相关制度规范与管理经验上的做法值得分享借鉴。综观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历史,大多数高校在此环节上有过成功的探索。今天来看,如何利用新媒体环境下的便利条件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领域。诸如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来更加有效地促进信息互动交流与沟通,也是一个较为有针对性、实用性极强的课题研究方向。
3.精心筹划和开发设计出网络模拟实训资源库与资源平台
这是在制定相关规划方案时重点考虑的问题。随着先进科技手段不断被运用到高科技专业教学实际中,创新信息共享平台层面也需要借助先进网络技术实现虚拟交流及经验共享平台的搭建与运用。此种数字化虚拟平台的构建,是伴随着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联盟框架内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而到达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联盟内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处理业务日渐增多,相应的应用系统和数据等等也需要从“虚拟化整合”的角度来提出一套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这其中主要将依托两种先进的虚拟化技术手段来实现,即通过服务器广泛运用的硬件层次的完全虚拟化技术和操作系统层次的虚拟化。同时也要从存储区域虚拟化技术入手,借助存储区域网络(SAN)来构建一种相对独立于服务器网络系统之外的高速存储网络,其主要采用高速的光纤通道作为传输中介载体,SAN可以提供高速、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的存储环境,更加便利地实现存储虚拟化的硬性需求目标,确保动态分配容量、兼容性、安全性等虚拟化交流共享的优点的出现与长期发挥作用。此种虚拟化解决方案,可以按照目前联盟内数据库建设现状,采用对服务器和存储资源进行虚拟化整合,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和处理分析能力。我们所预期的联盟信息共享平台,需要院校联盟内各兄弟院校认清自身建设水平的差异,各自进度与水平差异较大,基本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数据孤岛,目前亟待解决的是要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中心,系统整合现有服务器与存储资源,建立有效的访问与管理机制,以便提高整个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联盟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和建设深度。
五、基于辽宁地域范围内院校师生特点的共享平台构建策略
在本项目课题开展进程中,坚持源于院校联盟共享信息平台的真实需求是构筑工作开始的基点与前提。我们经过先期的深度访问和小范围调查研究,拟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和把握:
首先,是通用信息系统服务。即是源自于INTERNET服务,诸如电子邮件、门户网站和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软件系统对服务器计算能力的不同需求等,此种共享平台建构成功之后,可以为各院校师生提供有效的管理参考。在此基础上,加快建立通用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起适合院校联盟共享信息平台管理的网络化、电子化档案信息管理程序,实现共享信息平台管理流程的科学化、管理权限的分配以及档案资料利用的增值,进而为整体信息平台构筑实现最优化效果铺垫良好基础。
其次,是顺应国内高校普遍兴起的数字化校园应用的广泛需求,构建联盟共享信息平台(主要包含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共享数据库等等)需要面对十分繁复的构建程序和选择,联盟信息共享平台的部署其实对硬件服务器有着高密度、高性能和高可靠等层面的具体需求,而且在此基础上需要配套有效的集中管理措施。这说明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不仅能满足应用系统部署的基本要求,还要充分兼顾未来的发展规划和需求。
再次,就是主机的托管服务层面。这是信息共享平台统一数据中心为各院校相关部门资源共享服务及各种层面的服务。为了能够满足不同联盟单位不同的应用需求,同时确保各兄弟院校“联盟成员”身份来维护和控制,这也就提升了信息共享平台本身的灵活分配和调控渗透的高层次能力。从现有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基础出发,如何有效整合现有各种资源来为深度开发主机托管服务提供参照和借鉴,已成为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向广大院校联盟人才培养框架内的专业师生提供更为专业化的网站寄存和其他综合服务。
六、小结
今天来看,构筑和创建广告学专业本科“四维互导”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中,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与维护已经成为制约构筑院校联盟向深度、广度拓展的瓶颈问题。从本质上来说,这其实是一个知识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与维护问题。需要明确的是,此知识信息共享平台融合知识信息加载、审核和发布、查阅、检索、即时通讯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强大沟通与分享功能,能够在院校人才培养联盟内部框架下不断地为后续相关环节的有效实现提供交流沟通上的保障和平台,这也是本项目研究针对目前国内广告学本科教学改革实际而逐步探索的一个有内容实质的路径,毕竟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现实始终是我们继续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具体实施方略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高磊.基于信息共享的高校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J].兰台世界,2013(8).
[2]薛奋勇,韩帅.高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比较——从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两个角度[J].法制与社会,2011(17).
[3]邹鸿雁.论企业信息资源的内部共享[J].东岳论丛,2012(8).
[4]黎晓明,贾玲玲,黎树堂.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践[J].广播电视信息,2010(2).
[5]孟利兵,李敏.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和共享平台建设[J].晋图学刊,2012(4).
[6]刘佳妮.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视界,2013(26).
[7]曹红根,朱长水.基于SOA的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