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七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恶③乎④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⑤仁,造次⑥必于是,颠沛⑦必于是。”(《里仁》)
子曰:“贤⑧哉,回⑨也!一箪⑩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
,饮水,曲肱
而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叶公
问孔子于子路,子路
不对。子曰:“女
奚
不曰:‘其为人也,发愤
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泰伯》)
在陈
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
,见曰:“君子亦有穷
乎?”子曰:“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
矣。”(《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注释】①处(chǔ):置身,居住。引申为享有、享受。
②去:离开,这里指躲避、摆脱。
③恶(wū):同“乌”,相当于“何”,疑问代词,怎样,怎么。
④乎:介词,相当于“于”。
⑤违:违背,离开。
⑥造次:仓促,匆忙。
⑦颠沛:本义是跌倒,引申为穷困,受挫折。
⑧贤:有贤德。
⑨回: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
⑩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陋:狭小,简陋。
不堪:忍受不了。
饭疏食:吃粗粮。饭,动词,吃。
曲肱(gōng):弯曲着胳膊。肱,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枕(zhèn):动词,当枕头用。
叶(shè)公:姓沈,名诸梁,楚国大夫。
子路:即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
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奚:疑问代词,何。
发愤:下决心努力。
乐以忘忧:(因学习有收获)快乐得忘记了忧愁。
云尔:如此而已。云,代词,如此;尔,同“耳”,而已。
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仁以为己任:即“以仁为己任”,把实行仁道当作自己肩负的担子。任,挑的担子。这里是比喻的说法。
不亦重乎:不是很重吗?“不亦……乎”,是表示反问的一种固定句式。
已:停止。
陈:春秋时期诸侯国名,在今河南淮阳及安徽亳州一带。
绝粮:断粮。这里指孔子和弟子在陈国困厄断粮的事。
莫能兴:这里指随从的弟子都生病起不来。兴,起来。
愠(yùn):含怒,怨恨。
穷:困窘,困厄。
固穷:安于困厄。固,坚持,坚守。
滥:过度,没有限制,这里是胡作非为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富有和地位高贵,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但若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无法心安理得地享有。贫穷和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但若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抛掉它,君子也不求摆脱。君子背弃了仁德,又怎能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没有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里仁》)
孔子说:“颜回真有贤德呀!一竹篮的饭,一瓜瓢的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真有贤德呀!”(《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述而》)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回答不上来。孔子对子路道:“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到来,就这样而已。’”(《述而》)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而又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以实现仁道为己任,难道不是责任重大吗?到死方休,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泰伯》)
孔子在陈国断绝了粮食,跟随的弟子们都饿坏了,爬不起来。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道:“君子困窘时,还是坚持着;小人困厄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卫灵公》)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甘愿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的。”(《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