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杼弑其君

崔杼弑其君

《左传》

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东郭偃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

庄公焉,骤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赐人,侍者曰:“不可。”公曰:“不为崔子,其无冠乎?”崔子因是,又以其间伐晋也,曰:“晋必将报。”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乃为崔子间公

夏五月,莒为且于之役故,莒子朝于齐。甲戌,飨诸北郭,崔子称疾不视事。乙亥,公问崔子,遂从姜氏。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甲兴,公登台而请,弗许;请盟,弗许;请自刃于庙,弗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

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

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叔孙宣伯之在齐也,叔孙还其女于灵公,嬖,生景公。丁丑,崔杼立而相之,庆封为左相,盟国人于大宫,曰:“所不与崔、庆者——”晏子仰天叹曰:“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乃歃。辛巳,公与大夫及莒子盟。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注释】①齐棠公:齐国棠邑大夫。

②东郭偃:崔杼家臣。姓姜,名偃,“东郭”是他的氏。

③崔武子:即崔杼,“武”是他的谥号,齐大臣。

④御:驾车。

⑤棠姜:指齐棠公之妻。“姜”是娘家的姓。

⑥取:通“娶”。

⑦庄公:齐庄公。名光。公元前553—前548年在位。

⑧通:私通。

⑨骤如崔氏:屡次去崔杼家。骤,屡次。

⑩不为崔子,其无冠乎:意思是,除了崔子,别人难道就不会有同样的帽子了吗?

崔子因是:指崔子由此而生弑君之心。

间(jiàn)伐晋:鲁襄公二十三年,晋国发生内乱,齐庄公乘机进攻晋国。间,乘机。

弑:古代指臣子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

说于晋:讨好晋国。

间:机会。

为崔子间公:替崔杼窥伺庄公。

莒(jǔ):国名。在今山东莒县一带。

且(jū)于之役:鲁襄公二十三年,齐在伐晋回师的路上偷袭莒国,莒反击,后两国媾和。且于,莒地名。

甲戌:五月十六日。

视事:治理政事。这里指参与宴请莒子的公务活动。

乙亥:十七日。

问:问候。

从:就,靠近。

拊楹:拍柱。

甲兴:崔杼的甲兵起而攻庄公。

请:指请求放了自己。

盟:指双方通过盟誓相互和解。

自刃:自杀。刃,用兵刃杀。

疾病:病重。疾,病。病,病得很厉害。

近于公宫:意思是,崔杼住宅与国君宫室挨得近,为了国君安全,要严防奸盗。

陪臣:臣子的臣子。崔杼是庄公的臣,甲兵又是崔杼的臣,故自称陪臣。

干(hàn)掫(zōu)有淫者:意思是巡夜缉拿淫乱的人。干,捍卫。掫,巡夜。

不知二命:意思是,只听崔杼的命令,不听他人命令。

队(zhuì):通“坠”。

晏子:晏婴,齐国大臣。

其人:指晏子随从。

死乎:(您也要)为君王而死吗?

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他是我一个人的君主吗?我(为什么)要为他死?

行:这里指逃亡。

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是我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亡?

归乎:意思是,既不为君而死,又不逃亡,是不是该回家呢?

君民:做民众的国君。

陵:欺压。

社稷是主:即“主社稷”,为社稷之主。意思是应当对国家负起领导责任。

臣君:做君主的臣下。

口实:吃喝。

社稷是养:意思是应当保卫自己的国家。

死之:为之而死。下文“亡之”意为,为之而亡。

而:或。

任:承担。

之:指上文“死之”、“亡之”的行为。

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况且别人立了君主又把他杀掉,我怎能为这样的君主而死,又怎能为这样的君主而逃亡?人,指崔杼。庄公最初为齐灵公太子,后被废。鲁襄公十九年(前554),齐灵公病重,崔杼乘机迎立庄公为太子。不久灵公病死,庄公即位。

庸何归:即“何归”。庸,也是“何“的意思。

门启而入:指崔子开门,晏子进入。

枕尸股:枕在尸体的大腿上。

兴:起来。

踊:顿足。古代哭吊死者有擗(bì,捶胸)踊之仪(男踊女擗),表示哀痛之至。

民之望:百姓所景仰的人。

叔孙宣伯之在齐也:叔孙宣伯在齐国的时候。叔孙宣伯,鲁国大夫叔孙侨如。鲁成公十六年(前575)遭鲁国驱逐,曾出亡到齐国。

叔孙还(xuán):齐国贵族。

纳:献。

嬖(bì):受宠爱。

丁丑:五月十九日。

左相:古代以右为尊,左相地位在右相之下。据《史记·齐太公世家》,右相即崔杼。

国人:居住在国都之内的人,政治经济地位均较高。

大(tài)宫:供奉和祭祀齐国开国君主齐太公(姜太公)的庙。

所不与崔、庆者:如果不亲附崔氏、庆氏的话。所,表示假设,多用于誓词。与,亲附,站在……一边。这是崔、庆所拟的誓词,下面还应有“有如上帝”一句,未读完即被晏子下面的话打断。

上帝:天帝。当时多指天日山川祖先等为誓。

歃(shà):盟誓时杀牲饮血,以表示诚意。

辛巳:五月二十三日。

大(tài)史:即太史。古代史官。

嗣书:接着(这样)写。

南史氏:也是齐国史官。

【译文】齐国棠公的妻子,是东郭偃的姐姐。东郭偃是崔武子的家臣。棠公死,东郭偃为崔武子驾车去吊唁。崔武子看到棠姜很美,便很喜爱她,于是就娶了棠姜。

齐庄公和棠姜私通,经常到崔家去,把崔武子的帽子赐给别人。侍者说:“不行。”齐庄公说:“除了崔子,别人难道就没有同样的帽子了?”崔武子由此怀恨齐庄公,又因为齐庄公乘晋国的动乱而进攻晋国,说:“晋国必然要报复。”崔武子想要杀死齐庄公来讨好晋国,而又没有得到机会。齐庄公鞭打了侍人贾举,后来又亲近贾举,贾举就为崔武子找机会杀死齐庄公。

夏季,五月,莒国由于且于这次战役的缘故,莒子到齐国朝见。十六日,齐庄公在北城设宴礼招待他,崔武子推说有病,不办公事。十七日,齐庄公去问候崔武子,乘机又与棠姜幽会。姜氏进入室内和崔武子从侧门出去。齐庄公拍着柱子唱歌。侍人贾举禁止庄公的随从入内,自己走进去,关上大门。甲士们一哄而起,齐庄公登上高台请求饶命,众人不答应;请求结盟,不答应;请求在太庙自杀,还不答应。都说:“君王的下臣崔杼病得厉害,不能听取您的命令。这里靠近君王的宫室,陪臣巡夜搜捕淫乱的人,此外不知道有其他命令。”齐庄公跳墙,有人用箭射他,射中大腿,反掉在墙内,于是就杀死了他。

晏子立在崔氏的门外边,他的随从说:“您要殉死吗?”晏子说:“他是我一个人的国君吗?我殉死?”

随从的人说:“您要弃国出逃吗?”晏子说:“是我的罪过吗?我逃走?”随从的人说:“您要回去吗?”

晏子说:“国君死了,回到哪儿去?作为百姓的君主,难道是用他的地位,来凌驾于百姓之上?应当主持国政。作为君主的臣下,难道是为了他的俸禄?应当保护国家。所以君主为国家而死,也就为他而死;君主为国家而逃亡,也就为他而逃亡。如果君主为自己私利而死或为自己私利而逃亡,不是他个人宠爱的人,谁敢承担这个责任?况且别人有了君主反而杀死了他,我哪能为他而死,哪里能为他而逃亡?但是我又能回到哪里去呢?”开了大门,晏子进去,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号哭。起来,往上跳三次以后才出去。有人对崔武子说:“一定要杀了他!”崔武子说:“他是百姓所景仰的人,放了他,可以得民心。”

叔孙宣伯在齐国的时候,叔孙还把叔孙宣伯的女儿嫁给齐灵公,受到宠爱,生了齐景公。十九日,崔武子拥立景公为国君,而自己出任宰相,庆封做左相,和国都内的人们在太公的宗庙结盟,说:“有不依附崔氏、庆氏的——”晏子向天叹气说:“婴如果不只依附忠君利国的人,有上帝为证!”于是就歃血。二十三日,齐景公和大夫以及莒子结盟。

太史记载说:“崔杼杀了他的国君。”崔武子杀死了太史。他的弟弟接着这样写,因而死了两人。太史还有一个弟弟又这样写,崔武子就没杀他了。南史氏听说太史都死了,拿了照样写好了的竹简前去。听到已经如实记载了,这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