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殽之战
《左传》
冬①,晋文公②卒③。庚辰④,将殡⑤于曲沃⑥;出绛⑦,柩⑧有声如牛。卜偃⑨使大夫拜,曰:“君⑩命
大事
:将有西师
过轶
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
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
我掌其北门之管
,若潜师
以来,国
可得也。”穆公
访
诸
蹇叔
,蹇叔曰:“劳师
以袭远
,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
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
而无所
,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
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
,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
,中寿,尔墓之木拱
矣
!”
蹇叔之子与
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
必于殽
,殽有二陵
焉
,其南陵,夏后皋
之墓也;其北陵,文王
之所辟
风雨也。必死是间
,余收尔骨焉
。”
秦师遂
东
。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
,左右
免胄
而下,超乘
者三百乘
。王孙满
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
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遇之。以乘韦
先
,牛十二犒师
。曰:“寡君
闻吾子
将
步师
出于敝邑
,敢
犒从者
。不腆
敝邑,为从者之淹
,居
则具
一日之积
,行则备一夕之卫
。”且使遽
告于郑。
郑穆公
使视客馆
,则束载
、厉兵
、秣马
矣。使皇武子
辞
焉,曰:“吾子淹
久于敝邑,唯是脯
、资
、饩
、牵
竭
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
,犹秦之有具囿
也,吾子
取其麋鹿,以间
敝邑,若何
?”杞子奔
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
也,攻之不克
,围
之不继
,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
曰:“秦违蹇叔,而以
贪
勤民
,天奉
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纵敌患生,违天不祥
,必伐秦师。”栾枝
曰:“未报秦施
,而伐其师
,其
为死君
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
,而伐吾同姓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
兴
姜戎
。子
墨
衰绖
,梁弘
御戎
,莱驹
为右
。
夏,四月,辛巳
,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
墨以葬文公
。晋于是始墨
。
文嬴
请三帅
,曰:“彼实构
吾二君
,寡君
若得而食之不厌
,君
何辱讨焉
。使归就戮
于秦,以逞
寡君之志,若何?”公许
之。
先轸朝
,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
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
诸
原
,妇人
暂
而免
诸国
,堕
军实
而长
寇雠
,亡无日矣!”不顾
而唾
。
公使阳处父
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
左骖
,以公命
赠孟明,孟明稽首
曰:“君之惠,不以累臣
衅鼓
,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惠而免之
,三年将拜君赐
。”
秦伯
素服
郊次
,乡
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孤
之罪也。”不替
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注释】①冬:鲁僖公三十二年(前628)冬天。
②晋文公: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③卒:逝世。
④庚辰:古代以干支相配记日,这一天是鲁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初十日。
⑤殡:停柩待葬。
⑥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晋君祖坟所在地,故停柩于此。
⑦绛:晋都城,故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
⑧柩:棺木。
⑨卜偃:晋国掌管卜筮的官员,姓郭名偃。太卜郭偃让诸大夫跪拜,接受君命。拜: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⑩君:指刚去世的晋文公。
命:命令。
大事:战争之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西师:西方的军队,指秦军。
过轶:指越境而过,秦军袭郑必定要路过晋国。轶,超前跃过,后车超过前车。
杞子:秦大夫。鲁僖公三十年(前630),他和另外两位秦大夫逢孙、杨孙受穆公指派,戍守于郑。
使:使人,派人。
掌其北门之管:掌管郑国北门的钥匙。管,钥匙。
潜师:秘密派遣部队。
国:郑国。
穆公:秦穆公。
访:询问。
诸:兼词,“之于”。
蹇叔:秦国的老臣。
劳师:使军队劳苦跋涉。劳,使……疲劳。
袭远:偷袭远方的国家。
无乃:表示委婉语气的副词,恐怕,大概。
勤:劳苦。
无所:指无所得。所,着落。
悖心:叛离怨恨之心。
辞:推辞,谢绝,不接受。
焉:代词,指蹇叔的意见。
孟明、西乞、白乙:均为秦国名将。古人常以名与字并称,孟明、西乞、白乙皆是他们的字。孟明,秦贤相百里奚之子,名视。西乞,名术。白乙,名丙。
孟子:孟明视。
何知:知何?宾语前置。
拱:两手合抱,指树木长得很粗。
“中寿”两句:秦穆公骂蹇叔老而不死,早就该死了。因蹇叔以哭送师,穆公以为不吉利,故咒之。中寿,次于上寿为中寿,说法不一,指中等寿命。
与(yù):参加,动词。
御师:阻击秦国的军队。御,抵抗,阻击。
殽:通“崤”,山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六十里,地势险峻。
二陵:两座高大的山冈,崤山的两座主峰。
焉:句末语气词。南陵即西崤山,北陵即东崤山,其间相距35里。
夏后皋:夏天子皋,夏桀的祖父。后,君王。
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的父亲。殷时诸侯,居于岐山之下,受到诸侯的拥护,曾被纣王囚于羑里。后获释,为西方诸侯之长,称西伯。
辟:同“避”,躲避。
是间:这中间。
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遂:副词,就。
东:用作动词,向东进发。
周北门:周都洛邑(洛阳)的北门。
左右:战车左右的武士。
免胄:摘下头盔,下车步行,以示对周王的尊重。胄,头盔。
超乘:一跃而登车。刚一下车就又跳上去,这是轻狂无礼的举动。
乘:兵车,一车上3人,车后步兵72人。
王孙满:周襄王的孙子。
轻:轻佻,不庄重,指跳跃上车。
脱:疏忽,随便,指军纪涣散。
滑:姬姓小国,在今河南滑县。
市于周:到周的都城(洛阳)做买卖。市,做买卖。
乘(shèng)韦:四张牛皮。古代一辆兵车叫一乘,每乘四匹马驾车,所以乘代指“四”。韦,熟牛皮。
先:先送。先送去四张熟牛皮,随后送去十二头牛。古人送礼,先轻后重。
犒师:犒劳秦军。
寡君:对郑国国君的谦称。
吾子:对秦帅的尊称。
将:率领。
步师:行军。
敝邑:郑商人弦高对本国(郑国)的谦称。
敢:谦辞,冒昧的意思。
从者:跟随秦帅的人。
腆:丰厚,富饶。
淹:停留。
居:居留郑地。
具:准备。
积:指每天食用的东西。
卫:保卫。
遽:原指传车,即驿站的车,引申为立即、马上。
郑穆公:名兰。
客馆:招待外宾的住所。
束载:捆束行装。
厉兵:磨砺兵器。
秣马:喂饱战马。
皇武子:郑大夫。
辞:辞谢,下逐客令,指要杞子等人离开。
淹:久留,滞留。
脯:干肉。
资:通“粢”,这里指干粮。
饩(xì):已杀的牲畜。
牵:活着的牛羊等牲畜。
竭:尽。
原圃:猎苑名,郑国的狩猎之地,在今河南中牟西北。
具囿:猎苑名,秦国的狩猎之地,在今陕西凤翔。
吾子:你们。
间:通“闲”,闲暇,休息。
若何:怎么样。
奔:逃往。
冀:希望。
克:攻克,战胜。
围:包围。
继:后继之师,增援的军队。
原轸:即先轸,晋大夫。因其封邑于原,所以又称原轸。
以:因为。
贪:贪心。
勤民:使百姓劳苦,指让军队远征郑国。
奉:给予,送。
纵:放纵,放跑。
不祥:不善,不吉。
栾枝:晋大夫。
秦施:秦国的恩惠。指晋文公曾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得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国即君位。
伐其师:攻打秦国的军队。
其:副词,表反诘,难道。
死君:此时晋文公已死,但还未安葬,故称。君,此指晋文公。
吾丧:这时晋文公刚死不久,还没有下葬。
同姓:指滑国。滑、郑与晋都是姬姓国,所以这样说。
何施之为:还说什么报答呢?
遽:骤然,急忙。
兴:征调。
姜戎:晋国北境的小部族,一向为秦所逐,所以愿为晋出力。
子:指晋文公之子襄公,因文公未葬,襄公尚未继位,故称子。
墨:动词,染黑。
衰绖(cuīdié):一种丧服。衰,白色丧服。绖,穿孝服时的麻腰带。行军时穿孝服显得不吉利,于是把丧服染成黑色。
梁弘:晋将领。
御戎:驾战车。
莱驹:晋将领。
为右:为车右,与国君同车,居右方持戈盾保卫君王。
辛巳:十三日。
遂:于是。
墨以葬文公:穿着染黑的丧服为晋文公举行了葬礼。
始墨:开始形成穿黑色丧服的习俗。
文嬴:晋文公的夫人,秦穆公的女儿,晋襄公的嫡母。
请三帅:请求释放被俘的秦国三帅。
构:使……结怨。
二君:秦君和晋君。
寡君:称秦穆公。
不厌:不满足。
君:您,指晋襄公。
何辱讨焉:何必屈尊去处罚他们呢?
戮:杀。放他们回国被秦杀死。
逞:使……满足。
许:答应。
朝:臣子见君主。
舍:同“赦”,释放。
拘:擒。
诸:兼词,“之于”。
原:野外,这里指战场。
妇人:指文嬴,此为怒极时的称呼。
暂:仓促之间。
免:赦免。
国:朝廷,都城。
堕(huī):同“隳”,损害,毁坏。
军实:军队的战果,这里指俘获的秦将。
长:助长。
寇雠:敌人,仇敌,指秦。
不顾:不回头。
唾:吐唾沫。
阳处父:晋大夫,又称阳子。
释:解开。
左骖:车子左边的马。
公命:晋襄公的名义。
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累臣:被囚禁的臣子,孟明自称。累,同“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衅鼓:本指杀牲畜或以血涂鼓的仪式,此处代指杀掉自己。
死且不朽:身虽死,但这大恩是不会忘记的。
若从君惠而免之:我们的君王倘使尊重晋君的好意而同样赦免我们。
拜君赐:拜领晋君的恩赐,言外之意是将来复仇。
秦伯:指秦穆公。
素服:因秦军战败,故穿丧服,以示哀悼。素,白色。
郊次:在郊外等待。
乡:同“向”,面对。
二三子:诸位。
孤:侯王自称。
替:废弃,撤换。
不以一眚掩大德:不因为有一个小错误便抹杀其大成就。眚(shěng),本指眼病,引申为小毛病、过失。
【译文】鲁僖公三十二年的冬天,晋文公去世。庚辰这一天,晋国把晋文公的棺材停放在曲沃择日安葬;护送棺柩的队伍刚走出绛城,棺材里就响起了像牛叫一样的声音。卜偃让大夫们行跪拜礼,说:“君王命令我们准备打仗:将有西方的军队经过我国领土;我军攻击他们,必定能取得重大胜利。”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地发兵前来偷袭,郑国就可以拿下。”秦穆公向蹇叔咨询这件事,蹇叔说:“让军队劳苦跋涉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是我从没听说过的事。我们军队劳苦精疲力竭,而远方的郑国君主却早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大军辛苦远征而没有收获,军中将士必定会有怨恨叛离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人不知!”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召来大将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命令他们统率大军从国都东门外出发。蹇叔哭着说:“孟明啊!我只能看到军队出发而不能看到它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懂得什么?你要是只活到中寿的年纪,那你坟墓上的树木早就长到合抱粗了!”
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他哭着为儿子送行,说:“晋国人必定在殽山狙击我军,殽山有两座山冈,那南面的山冈,是夏天子皋的坟墓所在啊;那北面的山冈,是周文王躲避风雨的地方啊。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冈之间,我在那里收你的尸骨吧。”
秦国的军队接着就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秦军路过周都城的北门,战车左右的武士脱下头盔下车步行,不久,又跳上车,这样过去的兵车竟多达三百辆。周王的孙子满年纪还小,看到秦军这种表现,就对周王说:“秦军轻狂而无礼,一定要失败。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
秦军到了滑国,恰好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做买卖,路上遇到秦军。弦高先送秦师四张熟牛皮,又送去十二头牛犒劳秦军。说:“我国国君听说您将行军经过我国,派我来冒昧地犒劳您的部下。敝国虽不富有,但为您部下的居留,住一天,就备办一天的军需给养,要走,就做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说完便暗地派人驾着驿车飞快地给郑国送信。
郑穆公接报后就派人去查看杞子等人住的地方,原来秦军已经捆好行装、磨好武器、喂足马匹了。郑穆公派皇武子向他们下逐客令,说:“你们久居敝国,因此吃的东西快完了。听说你们将要开拔,我们郑国有个牧场园囿,就像秦国有个狩猎之地一样,你们诸位可以自去猎取那里的麋鹿带走,以便让敝国松口气,怎么样?”杞子知道事已败露,就逃往齐国,逢孙、杨孙逃奔宋国。
主帅百里孟明说:“郑国有防备了,我们没有获胜的希望了,攻打它不一定取胜,围困它又没有后援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秦军灭了滑国,就回秦国去了。
晋国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愿,却因贪心而使百姓劳苦,这正是老天送给晋国机会。良机不可放失,敌人不可放过。放过了敌人就埋下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我们必须趁机截击秦军。”栾枝说:“还没有报答秦国资助的恩惠,就去拦击秦的军队,难道心中还有去世的国君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国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姓国家,秦国就是无礼,还报什么恩呢?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日放纵敌人,会留下几代的祸患。考虑到子孙利益,可说正是为了已死的国君吧!”于是颁布命令,立刻调动姜戎的军队。晋襄公把丧服都染成黑色,让大将梁弘驾战车,莱驹为车右警卫。
夏历四月十三日,晋军在殽山打败秦军,俘虏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归。于是穿着黑色的丧服给晋文公举行葬礼。晋国从此开始就以黑色为丧服。
文嬴替三帅请求说:“他们确实离间了我们秦晋二君的关系,秦国国君如果抓到他们,吃了他们的肉都不解恨呢!您何必屈尊去处罚他们呢?让他们回秦国受刑,以满足秦君的意愿,怎么样?”晋襄公答应了她。
先轸朝见襄公时,问及秦国俘虏。晋襄公说:“太夫人替他们说情,我已经放走他们了。”先轸发怒说:“将士们竭尽全力在战场上将他们活捉,一个妇人仓促间几句谎话就把他们从都城放走,这样任意毁坏战果就会助长敌人的气焰,亡国的日子没有几天了!”说完不顾规矩礼貌就吐了口唾沫。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追到黄河边,孟明等已登船离岸了。阳处父解开大车左边的马,假托襄公的名义要赠给孟明,孟明叩头说:“贵国君王的恩惠,是不拿我们这些被俘虏的臣子杀了取血祭鼓,让我们回国受刑;如果我们国君把我们杀了,我们虽死也不忘你们国君的大恩。假如托贵国君王的福而赦免我们,那么三年后我们将来拜谢你们国君的恩赐。”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丧服在郊外等候,他对着溃败回来的军队哭道:“我不听蹇叔的劝谏,以致诸位受辱了,这是我的罪过啊。”穆公没有撤换孟明的职务。连声道:“这是我的过错呀,大夫们有什么罪呢?况且我也不能因为一点过错就抹杀你们的大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