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晋侯复假道①于虞②以伐虢③。宫之奇④谏曰:“虢,虞之表⑤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⑥,寇不可玩⑦。一之谓甚⑧,其可再乎?谚所谓‘辅⑨车⑩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
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
、虞仲
,大王之昭
也。大伯不从
,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
也;为文王卿士
,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
丰
洁,神必据
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
曰:‘皇天
无亲
,惟德是辅
。’又曰:‘黍稷
非馨
,明德
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
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
馨香,神其吐
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
其族行。曰:“虞不腊
矣。在此行也,晋不更
举
矣。”
冬,十二月丙子朔
,晋灭虢,虢公丑
奔京师。师还,馆
于虞,遂袭虞,灭之。
【注释】①假道:借路。
②虞:诸侯国名,姬姓,在今山西平陆东北。
③虢(guó):诸侯国名,姬姓,在今山西平陆南。
④宫之奇:虞国的贤臣。
⑤表:外面,这里指屏障。
⑥启:启发。这里指助长。
⑦玩:玩忽,忽视,轻视。
⑧甚:过分。
⑨辅:面颊。
⑩车:牙床骨。
宗:同姓,同一宗族。
大伯:周太王的长子。
虞仲:周太王的次子。
昭:宗庙里左边的位次。
从:听从。
嗣:继承。
穆:宗庙里右边的位次。
卿士:执掌国政的大臣。
盟府:主管盟书的官府。
享祀:指祭祀。
丰:丰盛。
据:依附,这里指保佑。
《周书》:已经失传。
皇天:上天。
无亲:不分亲疏。
辅:辅佐。
黍稷:泛指五谷。
馨:香。
明德:光明德行。
冯:通“凭”,依附,凭借。
荐:献。
吐:意思是不享用祭品。
以:率领。
腊:年终的大祭,即腊祭,这里作动词。
更:再。
举:举兵。
朔:每月初一。
虢公丑:虢国国君,名丑。
馆:公家为宾客所设的住处,这里作动词,住宿。
【译文】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外敌不可忽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虞公说:“晋国是我们的同宗,怎么会谋害我们?”宫之奇回答说:“太伯和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不从父命,因此没有继承周朝的王位。虢仲和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执政大臣,为周王室立下过功勋,记载他们功绩的盟书在盟府里保存着。晋国将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能有什么爱惜?再说晋国爱虞国,这种爱比桓叔和庄伯的后人对晋国更亲近吗?桓叔和庄伯的后人有什么罪过,而晋献公把他们都杀掉了,不就是因为他感到他们是一种威胁吗?至亲的人因为恃宠而威胁到献公,而且还要把他们杀掉,何况一个国家对他的威胁呢?
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明一定会保佑我。”宫之奇说:“我听说过,鬼神不随便亲近哪个人,只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光明的品德会芳香四溢。’《周书》上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不必改变,只有有美德的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神明所依凭的,在于人的德行。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
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离开了虞国,并说:“虞国不能举行年终的腊祭了。这一次虞国就灭亡了,晋国用不着再发兵了。”
冬季的十二月初一,晋国灭掉了虢国,虢公丑逃到京师。晋军返回途中在虞国驻扎,趁机袭击了虞国,把它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