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汉·刘向

延陵季子西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注释】①延陵季子:即季札(zhá),又称公子札。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而得名。

②将:为,进行。指从事某项活动。

③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④聘:访问,指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

⑤过:拜访。

⑥徐君:徐国之君。徐国,嬴姓,古国在今安徽泗县西北五十里。

⑦色:神色,表情。

⑧欲:要。

⑨之:指宝剑。

⑩为:因为。

上国:春秋时对中原各诸侯国的称呼。是相对于吴、楚等僻居东南之国而言的。

心许:心中许诺。

致:达,达到,这里是“完成”的意思。

顾反:还返,返回。顾,还。反,同“返”。二字同义。

致:奉献。

嗣君:继位的国君。

止:劝阻。

所以:用来作……的。

先日:先前。

虽然:即使这样。

进:进奉。

心:指自己的心。

伪心:欺骗自己的良心,指没实现心中诺言。伪,欺诈。

廉者:刚正的人。廉,方正,刚正。

脱:解下。

致:奉献,这里是“赠送”的意思。

先君:已故国君。

命:命令。

孤:国君自称。本来春秋时诸侯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后来则不加区别。徐国先君刚死,故嗣君称“孤”。

带:挂。

嘉:称赞,赞许。

兮:语气词。

故:旧交,老友。

【译文】延陵季子将奉命向西出使晋国,他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透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默许把宝剑赠给他了。季子完成出使到晋国的任务,返回吴国经过徐国时,徐君却死在楚国了。于是,季子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季子说:“我不是赠给他的。先前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色透露出想要这把宝剑的表情。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即使这样,但我心里已经答应给他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因为爱惜宝剑就使自己的良心虚伪,刚正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于是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坟墓边的树上就离开了。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呵不忘故人,解下千金宝剑呵挂在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