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至,少长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怀。况修短随化,终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注释】①永和九年: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这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

②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来纪年;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永和”这一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两种纪年方法一般单用,这里叠用有清晰纪年的作用。

③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④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

⑤山阴:今浙江绍兴。

⑥修禊(xì):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禊,为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兰亭集序》还有个别称叫“禊帖”。

⑦群贤:指谢安、孙绰、支遁等与会的名流。贤,形容词作名词。

⑧毕:全。

⑨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少,年轻人,形容词用作名词。长,年长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⑩咸:都。

修竹:长长的竹子。

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映带:映衬,围绕。映,动词,辉映。带,环绕。

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觞,酒杯。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次:旁边,水边。

丝竹管弦:指各种管弦乐器。箫笛用竹制成,属管类。琴瑟的弦用丝制成,属弦类。

盛:多。

一觞一咏:动词性短语,饮一杯酒、咏一首诗。

幽情:内心深处的感情。

惠风:和煦的清风。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骋:奔驰,尽情施展,不受约束。

极:穷尽。

信:实在,确实。

夫:句首语气词,引起下文。

相与:相处,相交接。与,交好。

俯仰:周旋,应付。

取诸:从……中取得。诸,之于。

晤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

因:依,随着。

寄:寄托。

所托:所爱好的事物。

放浪:放纵无拘束。放、浪,同义复用。

形骸:身体,形体。

趣(qū):通“趋”,往,取。

舍:舍弃。

殊:不同。

静躁:沉静与急躁。

欣:高兴。

暂:短暂,一时。

快然:高兴的样子。

曾(zēng):乃,竟。

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所之:所喜爱或所得到的事物。之,往,到达,这里指追求、得到。

随:跟着,随着。

迁:变化。

系:附着,随着。

向:过去,先前。

俯仰:低首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陈迹:旧迹。

以:因。

之: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兴:发生,引起。

修短:寿命长短。

随化:听凭造化。化,造化,自然。

终:最后,终究。

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庄子说这是孔子的话。亦,句中助词,舒缓语气,不译。

兴感:产生感慨。

由:原因,缘由。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临:面对。

嗟悼:叹息哀伤。

喻:明白。

固:同“乃”,意为“才”,一解“固然”。

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一,把……看作一样,意动用法。

虚诞:虚妄的话。

齐彭殇:把长命的和短命的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没有比夭亡的儿童更长寿的,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意思是彭祖同更长寿的事物相比,显得命短,殇子同更短命的事物相比,显得寿长。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观,虽然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含有一点辩证的因素,但却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否定了生死寿夭之间的本质区别。庄子的这一思想是和他的无为即有为,无为而治的虚无主义思想核心是一脉相承的。

妄作:胡说。

由:通“犹”,如同,好像。

列叙:一个一个记下。

所述:指他们吟咏的诗篇。

虽:纵使。

殊:不同,变化。

致:情致,情趣。

一:一样。

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斯,此。

【译文】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初三,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修禊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我们引溪水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其侧。虽然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昂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低头可以察看众多的物类,这样来极目远眺,胸襟大开,足够用来尽情享受视觉和听觉的欢娱,实在是值得快乐的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周旋应酬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吐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家里跟朋友交谈;有的人对自己所爱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一时之间感到自得,喜悦满足,竟没觉察到人生老暮之年即将到来。等到对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已经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随之产生了。过去自己感到高兴的事情,转瞬之间,已成为旧迹,人们还不能不因此引发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又听凭造化,终究要归结于消灭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经常看到古人对生死产生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就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一次不面对古人的文章而叹息哀伤,心里却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这才知道把死和生看成一样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也是胡说。后世人看今天的人,也正如同今天的人看古代的人一样,可悲啊!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者的姓名,抄录下他们吟咏的诗篇。纵使时代变化、事情不同了,但能引起人们抒发襟怀的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此次集会留下的这些诗文产生同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