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典型金属材料热处理实用手册》简介
《简明典型金属材料热处理实用手册》这本书是由李书常创作的,《简明典型金属材料热处理实用手册》共有397章节
1
前言
现阶段,大量产品离不开金属材料,相当一部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重要、关键的零部件更是离不开各种热处理工艺。本书介绍了各种常用钢材、粉末冶金、有色金属材料的性能和热处...
2
目录
...
3
绪论
在当今社会生产中,金属材料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尤其是钢铁材料,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以及国防等各方面都离不开它。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金...
4
第1章 铁碳合金
...
5
1.1 铁碳相图
...
6
1.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大类。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处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金属材料工艺性能的好坏...
7
1.1.2 铁碳相图
纯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99.8%~99.9%,在1538℃结晶为δ-Fe,晶格为体心立方,在1394℃时晶体结构发生转变,变为γ-Fe,晶格为面心立方,在912℃...
8
1.1.3 碳的质量分数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按照碳的质量分数不同,室温时的合金组织可分为7种类型。 当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0218%时为工业纯铁,由相图可以得知,在金属液冷却到室温时,合金为铁素体和三次渗...
9
1.2 过冷奥氏体转变图
根据铁碳相图,共析钢加热到超过A1温度时,全部转变为奥氏体;而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必须加热到A3和Acm以上才能获得单相奥氏体。在实际热处理加热条件下,相变是在不...
10
1.2.1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多数情况下,钢的热处理需要先加热得到奥氏体,然后以不同速度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不同的组织,得到钢的不同性能。因此掌握热处理规律,首先要研究钢在加热时的变化。 1....
11
1.2.2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同一种钢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后,由于尔后的冷却速度不一样,奥氏体转变成的组织不一样,因而所得的性能也不一样。研究奥氏体冷却转变常用等温转变图(过冷奥氏体在一定温度下...
12
1.3 几种金相组织及其应用
以共析钢为例来讨论。...
13
1.3.1 珠光体转变及其组织
1.珠光体组织 在温度A1以下至550℃左右的温度范围内,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是珠光体,即形成铁素体与渗碳体相间排列的层片状的机械混和物组织(见图1-10),所以...
14
1.3.2 贝氏体转变及其组织
1.贝氏体组织 过冷奥氏体在550℃~Ms(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的转变称为中温转变,其转变产物为贝氏体型,所以也叫贝氏体转变。贝氏体用符号“B”表示,它仍是由铁...
15
1.3.3 马氏体转变及其组织
1.马氏体组织及其性能特点 过冷奥氏体在马氏体开始形成温度Ms以下转变为马氏体,这个转变持续至马氏体形成终了温度Mf。在Mf以下,过冷奥氏体停止转变。除Al、C...
16
1.4 铁碳相图的应用
铁碳相图反映了铁碳合金组织随温度和成分变化的规律,利用它可以分析不同成分铁碳合金的性能,指导选择材料,同时还是制订各种热加工工艺的重要依据。...
17
1.在选材方面的应用
根据成分-组织-性能的关系规律,若需要塑性、韧性高的材料应选用低碳钢;若需要强度、塑性及韧性都较好的材料应选用中碳钢;需要硬度高、耐磨性好的材料应选用高碳钢。一...
18
2.在铸造生产方面的应用
按照铁碳相图可以确定碳钢和铸铁的浇注温度。浇注温度一般在液相线以上50~100℃。铸铁有共晶转变,铸铁性能比钢好。以共晶成分的白口铸铁和纯铁的铸造性能为最好。因...
19
3.在压力加工工艺方面的应用
当钢处于奥氏体状态时,强度较低,塑性较好,便于塑性变形。因此,钢材的轧制或锻造必须选择在单相奥氏体区的适当温度范围内进行。其选择原则是开始轧制或锻造温度不得过高...
20
4.在热处理方面的应用
各种热处理方法的加热温度也与Fe-Fe3C相图有密切的关系。退火、正火、淬火的温度选择都是以Fe-Fe3C相图为依据。...
21
5.在焊接工艺方面的应用
焊接时,由焊缝到母材各区域的加热温度是不同的,由Fe-Fe3C相图可知,在不同的加热温度下,会获得不同的高温组织,随后的冷却也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组织和性能,这就需...
22
第2章 钢的普通热处理
机床、汽车、摩托车、火车、矿山、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用的大量零部件需要通过热处理工艺改善其性能。据初步统计,在机床制造中,60%~70%的零件要经过热处理;在...
23
2.1 退火工艺
...
24
2.1.1 退火工艺及其目的
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又称“焖火”。实际生产中常采取随炉冷却的方式。 1.退火的主要目的 ①降低硬度,改善钢的成形...
25
2.1.2 常用退火工艺方法
根据处理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钢的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1.常用退火工艺、应用及目的 (1)完全退火 应用:适用于亚共析成分的碳钢和合金钢...
26
2.2 正火工艺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出炉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对于含有V、Ti、Nb等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可采用更高的...
27
1.正火的主要目的
1)对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结构钢零件可作为最终热处理。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同时,使亚共析钢组织中铁素体含量降低、珠光体含量增加,从而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
28
2.退火、正火的选择
(1)退火与正火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冷却速度不同,正火冷却速度较大,得到的珠光体组织比较细。因而,同一种钢,正火后的强度、硬度比退火的高。 (2)退火与正火...
29
2.3 淬火工艺
淬火就是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淬火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是赋予...
30
1.淬火工艺
(1)淬火加热温度的确定 1)碳钢加热温度的确定。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可按Fe-Fe3C相图(图2-2)来选定。其目的是淬火后得到高硬度的细小马氏体。 亚共析钢: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