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磷化处理

27.2 磷化处理

钢铁零件在含有磷酸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保护膜的过程,叫做磷化处理。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磷化膜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的晶体组成,在晶体的连接点上将会形成细小裂缝的多孔结构,这种多孔晶体结构,使钢铁件表面的耐磨性、吸附性及减摩性能得以改善。

磷化膜表面呈灰色或暗灰色,磷化膜厚度一般在1~50μm。磷化膜经填充、上油或涂漆处理,在大气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膜层的吸附能力强;磷化膜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磷化膜有很好的润滑性能,能在钢铁的内表面及形状复杂的钢铁表面上获得保护膜。渗氮零件表面可以用磷化膜保护,膜层硬度和机械强度低,有一定的脆性。

磷化处理后,其基体金属的硬度、磁性等均保持不变,但对高强度钢(σb>1000MPa)在磷化处理后必须进行去氢处理(温度130~200℃,时间1~4h)。

钢铁磷化的用途:耐蚀保护用磷化膜(防护用磷化膜、油漆底层用磷化膜),冷加工润滑用磷化膜,减摩用磷化膜及电绝缘用磷化膜。

磷化处理主要施工方法有三种:浸渍法、喷淋法或喷淋浸渍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