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液体法渗金属

2.液体法渗金属

可分为盐浴法和热浸法两种。目前最常用的盐浴法渗金属工艺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发明的TD法。它是在熔融硼砂浴中加入被渗金属粉末,工件在盐浴中被加热,同时还进行渗金属的过程。以渗钒为例,把欲渗工件放入(80~85)%Na2B4O7(质量分数)+(20~15)%钒铁粉(质量分数)盐浴中,在950℃保温3~5h,即可得到一定厚度(几个微米到20μm)的渗钒层。

该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直接淬火;缺点是盐浴有密度偏析,必须在渗入过程中不断搅动盐浴。另外,硼砂介质的pH值为9,有腐蚀作用,必须及时清洗工件。

热浸法渗金属是较早应用的渗金属工艺,典型的例子是渗铝。其方法是:把渗铝零件经脱脂去锈后,浸入780℃±10℃熔融的铝液中经15~60min后取出,此时在零件表面附着一层高浓度铝覆盖层,然后在950~1050℃温度下保温4~5h进行扩散处理。为了防止零件在渗铝时铁的溶解,在铝液中应加入10%左右的铁。这是因为当铝液温度过低时,其流动性不好,且带走铝液过多;温度过高时,铝液表面会剧烈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