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回火种类及应用

2.4.3 回火种类及应用

按回火温度不同,回火分为以下三种:

(1)低温回火(150~250℃) 回火后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其目的是减小淬火应力和脆性,保持淬火后的高硬度(58~64HRC)和耐磨性。主要用于处理量具、刃具、模具、滚动轴承以及渗碳、表面淬火的零件。

(2)中温回火(350~500℃) 回火后组织为回火托氏体。其目的是获得高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较好的韧性。硬度一般为35~50HRC。主要用于处理各种弹簧、锻模等。

(3)高温回火(500~650℃) 钢件淬火并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调质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硬度一般为200~350HBW。其目的是为获得强度、塑性、韧性都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广泛用于各种重要结构件(如轴、齿轮、连杆、螺栓等),也可作为某些精密零件的预先热处理。

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小型工厂不可能每炉工件搞金相分析,一般只作硬度测试,因此,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

工件调质处理的操作,必须严格按工艺文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