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回火工艺
2025年09月19日
4.回火工艺
感应淬火后一般只进行低温回火。其目的是为了降低残余应力和脆性,而又不致降低硬度。一般采用的回火方式有炉中回火、自回火和感应加热回火。炉中回火温度一般为150~180℃,时间为1~2h;自回火就是当淬火后尚未完全冷却,利用在工件内残留的热量进行回火,由于自回火时间短,在达到同样硬度条件下回火温度比炉中回火要高80℃左右。自回火不仅简化了工艺,而且对防止高碳钢及某些高合金钢产生淬火裂纹也很有效。自回火的主要缺点是工艺不易掌握,消除淬火应力不如炉中回火;用感应加热回火时,为了降低过渡层的拉应力,加热层的深度应比硬化层深一些,故常用中频或工频加热回火。感应加热回火比炉中回火加热时间短,显微组织中碳化物弥散度大,因此得到的钢件耐磨性高,冲击韧性较好,而且容易安排在流水线上。感应加热回火要求加热速度小于15~20℃/s。高频脉冲加热淬火与普通高频淬火主要区别在于高频电能是以瞬间脉冲形式输入工件,需淬火的工件在毫秒时间范围内几乎可以加热到熔化温度,并通过自冷却进行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