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全世界设立“日本人学校”]
世界各地有近100所日本人学校,教学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其他国家很少有一致性这么高的庞大完整的外侨学校系统。为了维持同构型,教科书都是由日本文部省直接寄送到海外的日侨学校,校长和老师也都是从国内的中小学选派的,纯日式教学。也就是说,世界各地的日本小学生,不管在哪一个国家,只要选择念日侨学校,就是一样背着双肩书包,学习一样的课文,考一样的测验。学校也会尽全力安排日本传统的节日活动,像夏日祭典等,让孩子即使在国外也有同样的节日体验。
每年4月,约有400名日本老师被分配到世界各地的日侨学校。教师是在前一年经过自我申请,有关部门严格面试筛选出来的,均为成绩优异的人才。为秉持教育平等的理念,老师在申请时不能要求到哪所学校,被选派的老师,有可能赴任米兰、巴黎、纽约、悉尼、开罗、曼谷任教,也有可能赴肯尼亚、俄罗斯、墨西哥任教。听说埃及开罗的日侨学校,马拉松项目内容是绕金字塔跑一圈,在沙特阿拉伯的日本小朋友,远足是去沙漠骑骆驼。但是,课堂上还是一样学あいうえお[2],期末话剧演“桃太郎的故事”。
虽然教科书是日本“原装进口”的,但是学校会在教科书规定的课程之外,积极安排其他活动,让孩子们从中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融入当地的社会。这些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对语言文化的吸收非常迅速,拥有特殊的生活和语言经验,是日本未来的精英人才。他们拥有宽广的胸襟,活跃于贸易、外交等各领域,在国际大舞台上绽放着光彩。
日本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
台湾近几年来,教育改革成了最热门的话题。除了借鉴北欧一些先进国家的理念及做法外,也会参考日本的做法,因为日本的地理文化背景和台湾相似,也很有参考价值。鉴于学生学习能力较低的现状,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011年大幅修改了最高教育指导纲领,“新学习指导要领”是规范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宪法。
新的教改纲领最核心的理念是,培养学生坚韧的生命力,也可以解释为生存能力,即在变化万千、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所需要的能力。为什么定“生存能力”为教改理念呢?
背景是现今的世界变化多端,我们无法给孩子一个一成不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孩子最需要的是自己能发现课题,并自发学习,主动思考判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上顺利地生存下去,就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个体,最基本的就是要有扎实的知识、敦厚的人性和健康的身体。
具体教改实施内容如下:
1.加深学校的授课内容和增加上课时数。
2.培养孩子敦厚的人性和自律心,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能够与他人平和地沟通协调,处处替别人着想。
3.欣赏世间万物而心存感动。
资料来源:日本文部省。
【注释】
[1]日语的假名中最基础的是五十个清音,称为“五十音”
[2]这5个是假名发音,相当于汉语拼音里的a、o、e、i、u、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