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
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地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枫泾古镇,医院虽功能转型刚逾3年,然学术内涵丰富,中西汇通的特色鲜明,称得上是金山区的“岐黄重镇”。
中医临证,老一辈医家提倡“内外妇儿、大小方脉”(这是一种“一应俱全”“全能中医”的传统观念),然长期形成的病证分类、诊治之别,毕竟亦按专业之不同,分为内、外、妇、儿、伤、针推等诸多学科。中医外科历来是中医学整体中一大极具特色的传统学科,所涵盖的病种大致可分为“疮疡”“皮肤”“肛肠”“瘿”“乳”及其他外科杂病,同时也包括部分的“眼”“耳鼻喉”及“口腔”疾病。
社会与业界所知,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中医外科以及肛肠科,历来是医院的品牌学科,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明显。尤为可喜可敬的是,由于院领导对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迄今为止,在市郊和城区二级中医抑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内保留有中医外科为临床一级学科的医疗机构是极为罕见的。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医外科学术,使之更广泛地惠泽社会,福泽患者,医院组织编纂了《王彬容中医外科经验集》。在专著即将付梓出版之际,我作为同一专业人士,受嘱为该书作序。
本书的主角王彬容先生,我从业之后,久闻其大名。开卷拜读了本书后,王老前辈医学生涯之丰盈殷实,于临证实践之德艺双馨,于专业技艺之精研精神,实乃感人至极,令我深怀敬意。王老前辈倾其毕生之力,执着于中医外科事业,在实践中勇于创新,所获成果颇丰。难能可贵的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注重对后学的精心培养,开展了学术经验传承,从而保障了医院优势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
本专著辑录了37种病症的医案,阅之令人感慨王老前辈的精湛医术。中医外科病症“虽形诸于外”,然“必根于内”。“消、托、补”是中医外科治病的三大法则,尤其“以消为贵”,是首选之大法与务必确立的治疗理念。从所精选的37种病症中,我们可清晰地看到王老前辈临证经验之丰富,辨证分型之精准。无论是内治疗法的遣方用药,抑或是外治疗法的药物选择、时间节点、所施之法都拿捏到位,不差分毫,从而疗效满意,使患者却病康复。
外科疾病,位于体表者居多,由此直观性很强,便于观察疾病的善恶顺逆之变。外科之病,能仅以外治法治者,一般都施以外敷的“膏”“丹”“散”之品,当然,更不乏内外兼治。在《王彬容中医外科经验集》一书中,王老前辈外治疗法所用之品达51种之多,其中除传统固有的外用药物及汲取他人经验秘方12种以外,其余39个品种均由王老前辈在实践中探究而自创,且所治病证均为中医外科范畴的疮疡病与皮肤病,疗效也好。这种创新精神,真让人可敬可赞,叹为观止!可谓是王老前辈医学生涯充满中医外科元素的一大特色。
综上所述,《王彬容中医外科经验集》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专著。祝贺本书的出版,为中医外科领域又增添了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史料。
上海市名中医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