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 疮

冻 疮

案 陆某,女,23岁。

初诊(1998年1月8日)

[主诉]两手背红肿10日。

[病史]双手背红肿麻木,逐渐加重,得温热后痒痛难忍,每年冬季发病。

[检查]双手背外侧有多个硬结隆起,呈紫红色,表面光亮绷紧,压之褪色,形寒畏冷。

[脉苔]脉涩,舌白质淡。

[诊断]冻疮。

[辨证]受冻后局部皮肤气血运行不畅,致气滞血瘀。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外治:冻疮酊,每日早、中、晚各1次,涂药后轻擦皮肤,保暖。附冻疮酊制法:肉桂10克,小茴香10克,桂枝5克,干姜10克,当归15克,大黄10克,用高度白酒150毫升浸泡1周后备用。

内服: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5克,党参10克,干姜6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肉桂6克,细辛6克,吴茱萸6克,鸡血藤12克,甘草6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

1月14日药后,两手背部红肿麻木稍好转,手背外侧硬结减退皮肤红伴干,未见明显绷紧。

外治:加用润肤膏每晚睡前用温水洗手后搽患处。

内服:原方再进7剂。

三诊

1月20日,患者经用药后两手背部红肿麻木基本消退,手背外侧硬结消退,皮肤淡红色。

停内服药,继续外用冻疮酊和润肤膏。

【按】冻疮是机体受低温侵袭而引起的局部损伤,以身体的末端和暴露部位,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皮肤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失常,而出现局限性红斑、肿胀,严重时发生水疱和溃疡,内治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药物,外用冻疮酊使局部血流通畅,搽药后摩擦皮肤,促使药物吸收。该外用药具有散寒、助暖、活血通经、止痛、消炎之功效,配上润肤膏交替使用,消除皮肤干燥和干裂刺痛,提高疗效,凡容易患冻疮的人,可以提早使用冻疮酊和润肤膏,结合加强体育活动,四肢皮肤保暖,有效起到防止冻疮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