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症
案1 魏某,男,72岁,松江新浜人。
初诊(1995年12月6日)
[主诉]全身瘙痒1个月。
[病史]在10月底就开始全身瘙痒,昼轻夜重,大便干,略黏腻,睡眠一般。
[检查]体格,营养中等,皮肤干燥,未见明显皮损,见抓痕。
[脉苔]脉数,苔薄黄微腻,舌质红。
[诊断]老年瘙痒症。
[辨证]血虚风燥。
[治则]养血活血,祛风止痒。
[方药]内服:拟当归饮子加减。黄芪30克,当归10克,荆芥5克,防风5克,炒白术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夜交藤15克,苦参10克,白蒺藜10克,浮萍10克,甘草5克,鸡血藤30克,丹参15克。7剂。
二诊(12月14日)
药后症减。
内服:继用前方7剂。收功。
【按】年老气血不足,又加秋燥,皮肤气血不能濡养,故皮肤干燥,白天阳气升发,故昼轻夜重。方中以黄芪、当归、鸡血藤养血补血,荆芥、防风祛风,夜交藤、白蒺藜养肝清热,佐以丹参活血,甘草调和诸药。
案2 朱某,女,46岁,浙江姚庄人。
初诊(1995年7月6日)
[主诉]全身瘙痒半年。
[病史]在年前就开始全身瘙痒,大便溏,略黏腻,睡眠一般。小便黄,纳可。
[检查]体型略胖,皮肤未见明显皮损,见抓痕。
[脉苔]脉滑,苔黄腻,舌淡胖有齿痕。
[诊断]皮肤瘙痒症。
[辨证]脾虚湿重,浸淫肌肤。
[治则]祛风止痒,健脾利湿。
[方药]内服:拟平胃散合五苓散加减。苍术10克,厚朴6克,陈皮6克,甘草6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炒白术10克,苦参10克,荆芥6克,防风6克,连翘10克,广藿香10克。7剂。
二诊(7月14日)
药后症减,大便略溏,小便已清,纳可,舌淡苔薄黄,脉滑。
内服:拟前方,继用7剂。嘱食宜清淡,少食甜腻之品。
【按】该例无明显皮损,从病史看大便溏伴黏腻、舌淡胖有齿痕为脾虚湿阻之象,苔黄腻为湿入里化热之象,治法当健脾化湿,兼清里热。故以平胃五苓散健脾燥湿,荆芥、防风、连翘疏风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