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 疔

唇 疔

案 周某,男,50岁。

初诊(1982年3月23日)

[主诉]唇部肿痛5日。

[病史]患者5日前上唇部出现一粒丘疹样结块,伴微痒,抓破后肿块明显增大,伴麻木痒痛。自用草药外敷内服,症状未好转,上唇肿胀疼痛加剧,伴发热头痛,泛恶欲吐,口渴欲饮,胃纳差,大便硬结,小便色黄。

[检查]神志清醒,精神萎靡,上唇焮红肿胀,触之质硬,根脚散漫,中间一溃点已结干痂,触之稍痛,有麻胀感,颌下扪及臖核,有压痛。

[脉苔]脉浮数,苔薄黄,舌质红。

[诊断]唇疔。

[辨证]热毒蕴结。

[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方药]外治:黛军软膏,摊在单层纱布上外贴,每日1次。

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15克,净连翘10克,紫花地丁15克,半枝莲15克,草河车15克,全当归10克,西赤芍10克,炒黄芩10克,炒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炒陈皮6克。2剂,每日1剂,煎2次分服。人工牛黄每日2克(分2次冲服),琥珀蜡矾丸每日6克(分2次冲服),2日。

方中:金银花清气血热毒为主;净连翘、紫花地丁、半枝莲、炒黄芩、草河车均各有清热解毒之功,配合使用,其清解之力尤强;全当归、西赤芍能凉血散结以消肿痛;炒白术、云茯苓、炒陈皮理气健脾利湿;加用人工牛黄、琥珀蜡矾丸,除加强清火毒之功外,还有护心解毒以免发生疔疮走黄。

二诊

上唇肿胀未退,疼痛明显,溃口有少量渗液,发热已退,泛恶已减,饮食好转,大便通畅,小便色淡黄。查体:上唇红肿,质硬,触之剧痛,溃口有少量渗液。舌红苔黄,脉数。

外治:溃点用立马回疔丹外搽,贴黛军软膏。第二日换药,吸去少量渗液,贴黛军软膏。四周红肿处用疮毒消肿丹加黄酒调敷,每日3次。

内服:续服原方2剂。

三诊

患者上唇肿势稍减,疼痛仍有,精神好转,纳食改善,二便正常。上唇肿势收缩,溃口处可见腐肉,有压痛。

外治:先用镊子取出腐肉,撒桃花散药粉,外敷黛军软膏,每日换药1次。

内服:前方去琥珀蜡矾丸,加天花粉、生白术,3剂。

四诊

上唇红肿减退,疼痛好转,溃口腐肉已净,排脓通畅,颌下臖核消失。

外治:桃花散加生肌散(1∶3)外撒,敷黛军软膏,每日1次,至疮口痊愈。

内服:紫花地丁15克,半枝莲15克,金银花15克,净连翘10克,全当归10克,西赤芍10克,大川芎6克,大生地10克,炒白术10克,怀山药15克。5剂。

【按】此病因其生于颜面,发病较急,发展迅速,故若处理不当,或妄加挤压,或过早切开,可引起疔疮走黄。在治疗上,颜面疔疮早期,即使肿块中间有脓点,也不宜挤压或切开,否则易发生毒邪扩散,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当毒已聚,脓已成,或溃口小而排脓不畅时,应切开排脓,使热毒早泄。

王彬容对颜面疔疮,善用五味消毒饮加服犀牛黄(或人工牛黄),提高清热解毒、消肿作用。如果出现胸闷、恶心等不适,加服琥珀蜡矾丸以护心、防火毒攻心,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