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小结

知识小结

课后提升

1.某人记录了21d每天使用空调器的时间和使用烘干器的次数,并监视电表以计算出每天的耗电量,数据见表9-40,试研究耗电量(KWH)与空调器使用的小时数(AC)和烘干器使用次数(DRYER)之间的关系,建立并检验回归模型,诊断是否有异常点.

表9-40 数据

2.在一丘陵地带测量高程,x和y方向每隔100m测一个点,得高程见表9-41,试拟合一曲面,确定合适的模型,并由此找出最高点和该点的高程.

表9-41 数据

3.一矿脉有13个相邻样本点,人为地设定一原点,现测得各样本点对原点的距离x,与该样本点处某种金属含量y的一组数据见表9-42,画出散点图观测二者的关系,试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如二次曲线、双曲线、对数曲线等.

表9-42 数据

答案

略.

能力提升

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它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得病就很难逆转.这种疾病的诱发已经被证实与环境因素,包括气温和湿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对脑卒中的发病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进行疾病的风险评估,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能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也让尚未得病的健康人,或者亚健康人了解自己得脑卒中风险程度,进行自我保护.同时,通过数据模型的建立,掌握疾病发病率的规律,对于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合理调配医务力量、改善就诊治疗环境、配置床位和医疗药物等都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此题的数据来源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12年c题.请你们自行在网上下载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病人基本信息,对发病人群进行统计描述.

2.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脑卒中发病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间的关系.

3.查阅和搜集文献中有关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重要特征和关键指标,结合1,2中所得结论,对高危人群提出预警和干预的建议方案.

答案

略.

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