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一、气门间隙的作用
气门间隙的主要作用是给发动机的气门在冷态时预留一定的间隙,以保证在气门受热膨胀伸长时,仍能使气门与气门座紧密配合。如果气门及气门摇臂之间在冷态下无间隙或间隙过小,则在热态下,气门受热膨胀将会引起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在压缩行程和做功行程中漏气,从而使发动机功率下降,严重时甚至导致发动机不易起动。
二、气门间隙的标准值
气门间隙的大小,因厂家设计不同而不一致,一般进气门间隙在0.20~0.25mm之间,而排气门间隙由于受热膨胀比进气门侧的大,所以间隙更大些,一般在0.30~0.35mm之间。具体气门间隙的标准值需以维修手册的规定为准。
三、气门间隙的检查周期
气门间隙的检查周期会因车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需以车主保养手册的有关规定为准,但一般轿车要求每行驶40000km检查一次。
四、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气门间隙的调整分为逐缸调整法和双排不进调整法。逐缸调整法是通过寻找每个气缸的压缩上止点,然后才进行调整。以点火顺序为1-3-4-2的发动机为例说明双排不进调整法,即1(双)-3(排)-4(不)-2(进),表明1缸进、排气门可调;3缸排气门可调;4缸进、排气门均不能调;2缸进气门可调。
(1)逐缸调整法
1)拆下气门室盖罩。
2)转动曲轴使1缸活塞处在上止点(TDC)位置,如图3-32所示。凸轮轴链轮上的“UP”标记应在顶部,并且凸轮轴链轮上的TDC凹槽应与气缸盖的顶部边缘对准。
3)如图3-33所示,将塞尺插入调节螺钉与1缸上的气门挺杆端部之间,并前后滑动,应该感觉到轻微地拖滞,否则应进行调整。
图3-32 找到1缸压缩上止点
1—凸轮轴链轮UP位置 2—凸轮轴链轮TDC
图3-33 测量气门间隙示意图
4)如图3-34所示,松开锁紧螺母并转动调整螺钉,直到塞尺的拖滞合适(一般进气门为0.20~0.25mm;排气门为0.30~0.35mm),然后使用一字螺钉旋具将调整螺钉定位住,同时使用扳手紧固锁紧螺母并重新检查间隙。如有必要,重复调整。
5)如图3-35所示,顺时针旋转曲轴,将凸轮轴链轮上的3缸活塞TDC凹槽标记与气缸盖的顶部边缘对准,然后重复第3)和第4)步进行调整。
图3-34 调整气门间隙示意图
图3-35 找到3缸压缩上止点
6)如图3-36所示,顺时针旋转曲轴,将凸轮轴链轮上的4缸活塞TDC凹槽标记与气缸盖的顶部边缘对准,然后重复第3)和第4)步进行调整。
7)如图3-37所示,顺时针旋转曲轴,将凸轮轴链轮上的2缸活塞TDC凹槽标记与气缸盖的顶部边缘对准,然后重复第3)和第4)步进行调整。
图3-36 找到4缸压缩上止点
图3-37 找到2缸压缩上止点
(2)双排不进调整法
1)拆下气缸盖罩。
2)转动曲轴使1缸活塞处在上止点(TDC)位置。如果没有对准,则转动曲轴1周(360°),并对准正时标记。如图3-38所示,按照图中所示标记第一遍调整气门。
3)再转动曲轴一周(360°),将4缸置于压缩上止点位置。如图3-39所示,按照图中所示标记第二遍调整气门。
图3-38 第一遍调整气门
图3-39 第二遍调整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