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的诊疗经验

二、小儿咳嗽的诊疗经验

咳嗽本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在疾病状态下,其病因主要有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及中枢性因素等。在呼吸道疾病中,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的炎症,以及异物、出血、肿瘤、刺激性气体吸入等,都可引起咳嗽。

刘老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强调首先要明确诊断。对呼吸道炎症性疾病,要分清是感染性还是变态反应性,是急性还是慢性,是上呼吸道还是下呼吸道,是外感还是内伤。

对咳嗽的病机,刘老常讲“肺咳、脾生痰,虚喘肾当先”,肺好比一个效应器,咳嗽是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主宣发肃降、主气、司呼吸、主治节、主通调水道功能失常而引起的,就像陈修园说的“肺如钟,撞则鸣”。

在治疗上,感染性的多按温病论治,变态反应性的多按内伤论治;上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宣肺利咽,下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祛痰顺气。并注重肺与大肠相表里的通达关系,通腑可以泻肺。

辨证要点多宗《明医杂著》:“因咳而有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对咳嗽的时间也要注意辨别,朱震亨曾指出:午前多嗽者属胃中有火,午后嗽者多属阴虚,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五更嗽多者是胃中有食积。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主张用药以中病为准,勿过用寒凉及温燥之品。

常用方如:宣肺止咳方如麻杏石甘汤、三拗汤、金沸草散、止嗽散等;清肺止咳方如清肺解毒汤、清金降火汤、清金宁嗽汤、石膏汤等;泻肺止咳方如加味泻白散、泻肺止咳合剂;通腑止咳方如麻贝蒌菔汤;利湿止咳方如麻贝苡扁蔻滑汤、麻贝菖阳车苇汤、三仁汤、藿朴夏苓汤、菖蒲郁金汤、《千金》苇茎加杏仁滑石汤、五叶芦根汤;利咽止咳方如桑射豆根汤、板玄金灯汤等;润燥止咳方如清燥救肺汤、贝母瓜蒌散、桑杏汤、杏苏散等;化积止咳方如曲麦二陈汤等;祛痰止咳方如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导痰汤;清热祛痰方如清宁散、芩连二陈汤、清气化痰汤、清金化痰汤等;养阴止咳方如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等;敛肺止咳方如九仙散、补肺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