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湿温)的诊疗经验
2025年08月10日
(二)小儿肺炎(湿温)的诊疗经验
小儿肺炎(湿温)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外感湿热之邪,四季均有,夏秋多见。发病与脾胃功能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儿脾胃不足、易为饮食所伤,致使湿盛于内;复感时邪,则内外合邪,湿热交蒸,而成湿温。由于湿邪重浊黏腻,与热相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故小儿肺炎(湿温)病势多缠绵不解,往往脾湿、肺热、痰浊并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有咳嗽、发热、咽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纳呆脘闷、大便不爽或稀溏、舌苔白厚腻浊等消化道症状;小便不利、头身困重、口淡不渴、黏腻不爽等水液代谢失常症状。
发病初期多属湿热郁阻、肺气失宣;中期多属湿热蕴痰、肺失宣肃;后期多属湿热未清、肺失肃降。清热祛湿、化痰止咳为基本治法。
初期治宜宣化湿热、畅肺止咳。常用方如藿朴夏苓汤、三仁汤。中期治宜清利湿热、化痰止咳。常用方如菖蒲郁金汤、甘露消毒丹、芩连二陈汤;兼有积滞者宜化浊渗湿、清利湿热,兼消食导滞,常用方如达原饮加减。后期治宜清化湿热、肃肺止咳。常用方如《千金》苇茎汤、薛氏五叶芦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