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讨论
2025年08月10日
四、讨论
综上所述,小儿惊风与惊热虽均与惊、热相关,但在病因、病机、主证、治疗方面却截然不同,切不可混为一症,归为一类。另外,从因果关系来分析,惊热中的“惊”为因,惊风中的“惊”为果;从病向上分析,小儿惊风由外向里,即外感风热、风寒、暑邪,或饮食不洁,由肌表或口鼻进入人体,引起机体内,热、痰、风、惊的机转,而小儿惊热则是由卒受惊恐,导致神志不宁、神无所主,心热外越的证候,其病向是由内向外;从临床主症上来看,惊风最突出的特征是抽搐和暂时的意识不清;惊热的主要特征则是发热,虽神志不宁,但意识清醒,无抽搐动作;治疗时惊风多为息风,惊热则为安神。
惊风与惊热虽为二种不同的证候,但在某种程度上二者又可互相转化。如惊热日久失治或热势枭张,可出现热极生风,风火相煽、引动肝风,出现神昏惊厥现象,即是众所周知的惊恐惊风。目前中医儿科的教材中,将惊恐惊风归类于急惊风中去,本人之见,尚为欠妥,因急惊风与惊恐惊风的病机完全不同,与其将惊恐惊风归属于急惊风,倒不如并入惊热之类尚为恰当。正如《景岳全书》中指出的“矧盖小儿血气尤非大人之比,若受大惊之证,例作急惊论治,误亦甚矣!不知急惊、慢惊,一以风热,一以脾肾之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