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
1.6月1日,中国第一份儿童报纸《中国儿童时报》在浙江绍兴创办,第四版名为“自己的园地”,专刊儿童自己的作品。
2.6月,北新书局出版陈伯吹第二本诗集《小朋友诗歌》,内收作者发表于《儿童世界》和《小朋友》杂志上的儿童诗四十二首。
3.12月,震东印书馆出版曹葆华诗集《寄诗魂》。
【注释】
[1]魏寿墉,周侯予:《儿童文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2]转引自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版,第77页。
[3]胡愈之:《介绍盲诗人爱罗先珂》,《晨报副刊》,1921年10月20日。
[4]茅盾:《最近的儿童文学》,《茅盾和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版。
[5]叶圣陶:《文艺谈》,《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39页。
[6]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1913—1949儿童文学论文选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2年版,第34页。
[7]郑振铎:《〈新月集〉译者自序》,《泰戈尔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冰心:《〈泰戈尔诗选〉译者序》,《泰戈尔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9]冰心:《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诗刊》,1959年第4期。
[10]郑振铎:《中国儿童读物的分析》,《文学》,1936年7月。
[11]叶圣陶:《我和儿童文学》,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版。
[12]凯瑟琳·奥兰丝汀:《百变小红帽》,杨淑智译,三联书店,2013年版。
[13]罗大里:《幻想·童话·现实》,《长满书的大树——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与儿童的对话》,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
[14]盛龚昌:《郑振铎和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版。
[15]钱理群:《儿童学、童话学、神学研究与传统文化的反思》,《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3页。
[16]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17]钱理群:《儿童学、童话学、神学研究与传统文化的反思》,《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0页。
[18]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后序),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版。
[19]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页。
[20]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