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歌的形态
儿童诗歌的分类与一般诗歌大体相似,可以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从内容或表达方式的角度,儿童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从题材的角度,儿童诗歌可以分为童话诗、寓言诗、哲理诗等。由于儿童诗歌的涵盖面比较广,常常以诗的外壳包含儿童文学的其他样式和内容,因此,以下介绍儿童诗歌不同分类中的几种主要形态:
(一)儿童抒情诗
儿童抒情诗是侧重直接抒发儿童内心情感的诗,一般是作者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与儿童叙事诗相比,儿童抒情诗没有完整的情节,也没有完整的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而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直接袒露,自我色彩明显。关于儿童抒情诗,耳熟能详的作品很多,如柯岩的《我的爷爷》《种子的梦》、唐奇的《小溪流》、乔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杨唤的《家》、高帆的《我看见了风》等,都是儿童喜爱的抒情诗。儿童抒情诗的内容复杂多样,大多直接抒情,也有的借景抒情、托物抒情。直接抒情的儿童抒情诗,如汤锐的《等我也长了胡子》:
等我也长了胡子,
我就是一个爸爸,
我会有一个小小的儿子,
他就像我现在这么大。
我要跟他一起去探险,
看小蜘蛛怎样织网,
看小蚂蚁怎样搬家。
我一定不打着他的屁股喊:
“喂,别往地上爬!”
我要给他讲最有趣的故事,
告诉他大公鸡为什么不会下蛋,
告诉他小蝌蚪为什么不像妈妈。
我一定不对他吹胡子瞪眼:
“去去!我忙着哪!”
我要带他去动物园,
先教大狗熊敬个礼,
再教小八哥说句话。
我一定不老是骗他说:
“等等,下次再去吧!”
哎呀,我真想真想
快点长出胡子,
到时候,不骗你,
一定做个这样的爸爸。
这首诗以孩子天真稚气的语气,抒发了孩子渴望充分享受童年乐趣的愿望,感情真挚浓烈,同时也表达了对爸爸教育方式的不满,既是孩子的真情流露,又是对家长的“呐喊”——直抒胸臆是大多数儿童抒情诗的表现手法。托物抒情的儿童抒情诗如林良的《蘑菇》:
蘑菇是
寂寞的小亭子。
只有雨天
青蛙才来躲雨,
晴天青蛙走了,
亭子里冷冷清清。
作品以儿童独特的视角,借蘑菇抒发儿童的情感,充满童趣。这是一首写寂寞心态的诗,从一开头就点出来了,后四行则进一步写出了蘑菇对友谊的渴望,它多么希望有更多的小青蛙等动物来它这里玩儿啊。通过写蘑菇的寂寞来表达它对整个世界的爱,从字面上看,诗似乎写得“冷冷清清”,但仔细一读,你能感觉到饱含在诗里的那种感情的火焰。
(二)儿童叙事诗
儿童叙事诗是通过事件的叙述和人物的刻画,表达儿童思想和感情的诗。儿童叙事诗大多依靠情节或人物,相对于儿童抒情诗,它是带着浓郁的诗情去抒写人和事的,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诗人郭小川曾经提出,好的叙事诗要有“奇、美、情”三个要素。在儿童叙事诗中同样也需要这三个要素:“奇”是指儿童叙事诗中要有巧妙的情节安排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美”是指诗歌要用精粹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构成优美的意境;“情”是指诗歌抒发饱满的情感,具有盎然的情趣。因为儿童叙事诗既有诗情,又有孩子喜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很受儿童欢迎。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强强穿衣裳》、柯岩的《帽子的秘密》、雁翼的《性急的弟弟》等都是优秀的儿童叙事诗的代表作。如张秋生的《半个喷嚏》:
这座大楼里,
谁有他娇气?
“啊——啊——”
他刚想打个喷嚏,
正巧奶奶走过来,
问了他一个问题。
由于奶奶的打岔,
他再也打不出下半个喷嚏。
小东西又叫又嚷,
要奶奶赔他半个喷嚏。
他和奶奶怄气,
从早晨一直闹到夜里。
无论奶奶说什么话,
他都噘着嘴巴爱答不理。
窗外刮起了北风,
奶奶叫他快穿上毛衣。
他却犟着脑袋,
偏偏走到阳台上去。
还没等到吃晚饭,
他就又是眼泪又是鼻涕。
老天满足了他的要求,
一连赔了他二十个喷嚏!
……小东西患了重感冒,
只因为要奶奶赔他半个喷嚏。
这首幽默风趣的叙事诗,情节描写具体、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了“要奶奶赔他半个喷嚏”而怄气,最后感冒,一连打了二十个喷嚏。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儿童的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真实、有趣,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三)儿童童话诗
童话诗是以诗的形式叙说富于幻想、夸张色彩的童话故事的作品。童话诗是儿童诗歌特有的一种形式,它是童话和诗的巧妙结合,又称为“诗体童话”。童话诗既有诗歌语言的凝练与音乐美,又有童话中拟人化的角色形象和有趣、完整的幻想情节,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趣味性强,是颇受儿童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在童话诗中,既有取材于民间童话和民间传说的童话诗,如熊塞声的《马莲花》、阮章竞的《金色的海螺》等,也有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情节幻想的童话诗,如圣野的《竹林奇遇》、鲁兵的《小老虎逛马路》等。如鲁兵的《小猪奴尼》:
有只小猪,叫作奴尼,
妈妈说:“奴尼,奴尼,你多脏呀!快来洗一洗。”
奴尼说:“妈妈,妈妈,我不洗,我不要洗。”
妈妈挺生气,来追奴尼。
奴尼真顽皮,逃东又逃西,
扑通——掉进泥坑里。
泥坑里面,尽是烂泥,
奴尼又翻跟头又打滚,
玩了半天才爬起。
一摇一摆回家去,
吓得妈妈打了个大喷嚏。
“啊——欠,你是谁,我不认得你。”
“妈妈,妈妈,我是奴尼,我是奴尼。”
“不是,不是,你不是奴尼。”
“是的,是的,我真的是奴尼。”
“出去,出去!”妈妈发了脾气。
“你再不出去,我可不饶你。
扫把扫你,簸箕簸你,当作垃圾倒了你。”
奴尼逃呀逃,逃出两里地。
路上碰见羊姐姐,她织的毛衣真美丽。
“走开,走开!别碰脏我的新毛衣。”
路上碰见猫妈妈,带着孩子在游戏。
“走开,走开!别吓坏我的小猫咪。”
最后碰见牛婶婶,在吊井水洗大衣。
“哎呀,哎呀!哪儿来这么个脏小东西?
快来,快来!给你冲一冲,洗一洗。”
井水用了一百桶,肥皂泡泡满天飞,
洗掉烂泥,是个奴尼。
奴尼回家去,妈妈真欢喜。
“奴尼,奴尼。你几时学会了自己洗?”
奴尼,奴尼,鼻子翘翘,眼睛眯眯。
“妈妈,妈妈,明天我要学会自己洗!”
作品充满幻想和童趣。小猪奴尼不爱洗澡,掉进烂泥后的一系列经历让它发自内心地说出:“明天我要学会自己洗”。作品塑造了小猪奴尼鲜明的童话形象,情节设置生动、有趣,让儿童在忍俊不禁中感受到童话诗的魅力。
(四)儿童寓言诗
寓言诗又称“诗体寓言”。儿童寓言诗是指具有寓言性质的诗,它以蕴含发人深省的鲜明寓意(哲理或教训)为主要特征,是以寓言的形式来叙事的诗。儿童寓言诗具有浓厚的教育意味和色彩,儿童欣赏寓言诗,可以帮助他们通过思考领会诗中的启示,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激荡脑力的阅读体验。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19世纪俄国的克雷洛夫,都写过大量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寓言诗。我国当代作家张秋生的《会拉关系的蜗牛》、高洪波的《列车上的苍蝇》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佳作。如下面这首儿童寓言诗《鹅》:
鹅对满院的家禽说:
“从今后我们要相互学习,
特别对我,有啥意见尽管提,
千万不要客气。”
“请你没事儿别总是大喊大叫,
吵得大伙儿都不得休息。”
“哦,我生来就是个大嗓门儿,
大家捂住耳朵不就解决了问题。”
“我也来提醒你一声,
吃起东西来,不要只顾自己。”
“哎!胃口大不能算缺点。
何况大家没养成礼让的风气!”
“还有,你的飞翔术并不高明,
可总吹嘘天鹅要来请教你。”
“喂,提意见也得有个分寸,
不要纠缠那些鸡毛蒜皮。”
“有一回,你扯住小鸡的耳朵说,
再提意见就把它拖下水去。”
“我不过跟它开了个玩笑,
这算什么批评,简直就是打击!”
有些人拿着批评的武器,
只是为了炫耀自己,
千万不能碰到他的痛处,
轻轻搔痒倒还可以。
这首诗篇幅短小,用讽刺与夸张的手法,突出漫画式人物形象——鹅,把鹅的虚伪和专横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假意征求意见,当别人不断提出意见时,它的情绪、语气却不断变化,不以为然——不耐烦——恼怒——暴怒。最后四句点题,中肯又不乏幽默,展现了寓言诗的警示意味。这首儿童寓言诗的语言精练而理智,有韵味而又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五)儿童散文诗
儿童散文诗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样式,它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形式,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像散文一样分段不分行、不押韵。散文诗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生动的语言被儿童所喜爱,是儿童语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郭风的《我们来唱白云、银河……》、屠再华的《娃娃闹海》、王建华的《晨曲》等,都是精美的儿童散文诗的典范。
除以上几类外,还有儿童科学诗、儿童故事诗、儿童讽刺诗、儿童朗诵诗、儿童题画诗、儿童图像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