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著

一、论著

[1]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5.

[2]马力.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论纲[M].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3]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方卫平.儿童文学的当代思考[M].济南:明天出版社,1995.

[5]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

[6]方卫平.逃逸与守望[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7]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8]王泉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文论选[C].南宁:接力出版社,1996.

[9]王泉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文论选[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10]王泉根.周作人与儿童文学[C].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

[11]王泉根.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编年史[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

[12]刘凤芯.摆荡在感性与理性之间[C].中国台北:幼狮文化,2000.

[13]孙建江.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14]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15]汤锐.现代儿童文学本体论[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16]许义宗.儿童文学论[M].中国台北:中华色研出版社,1985.

[17]吴其南.代际冲突与文化选择[M].兰州: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

[18]吴其南.转型期少儿文学思潮史[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19]吴其南.童话的诗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20]李潼.少年小说创作坊李潼答客[M].中国台北:幼狮文化,1999.

[21]佩里·诺德曼.儿童文学的乐趣[M].徐文丽,译.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2]周晓波.当代儿童文学面面观[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23]林文宝.儿童文学故事体写作论[M].中国台北: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1994.

[24]林良.浅语的艺术[M].中国台北:国语日报社,1976.

[25]谢冕.中国新诗史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26]金燕玉.大世界中的小世界[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4.

[27]班马.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

[28]佩里,诺德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M].刘凤,译.中国台北:天卫文化,2000.

[29]蒋风.儿童文学原理[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30]樊发稼.追随儿童文学的永恒[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