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实践要求及其现实意义
(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概念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在语音、语速、语调、语汇、语法等方面符合标准,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语言表达技巧纯熟,教学环节流畅,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富有韵律和文化内涵,达到一种艺术的境界,给学生以语言的示范、人文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不是高大上的“阳春白雪”,而是根植于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艺术追求,它既包括教师拥有较强语言能力的基本要求,也包括教师具有纯熟语言表达技巧的更高要求,还包括实现语言“内涵”与“美”的更高的艺术追求。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实践要求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导演,也是课堂教学语言的实践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为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达到某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就应在教学语言上多下功夫,实现教学语言的艺术化。
1.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语言基本功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比其他学科教师具有更强的语言基本功。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教师的普通话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语文教师和幼儿教师则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这说明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更高的普通话水平和更强的语言基本功。我们很难想象一位发音不准确,吐字含混不清的语文教师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语文教师首先应该能够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掌握较强的发音用声技能,声音自然,音量适中,还要做到语言流畅,语调自然,语速适中。除了做到语音准确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在遣词造句上做到准确规范,用词准确,语法规范。
2.高中语文教师应掌握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
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掌握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基本功是基础,运用技巧是关键,如果语文教师是一位武林高手,那么语言基本功就是内功,而语言运用技巧则是招式,语言基本功配合运用技巧才能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教师在表达时应该注意停连、语调等技巧因素,利用停连技巧和语调的高低升降可以巧妙控制课堂节奏,配合语义可以取得更丰富的语义内涵。在说话和朗读时通过恰当停顿的使用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在重难点处停顿、故意使用语调的高低升降又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课堂中各类型的教学语言也应该具有不同特点,各有侧重。优秀的语文教师会使课堂各类教学语言具有不同特色。比如,导入语和讲授语就应该有所不同,导入语讲究有激情、有悬念、有导向,而讲授语则要求浅显易懂,平实可亲;提问语和评价语也应不同,提问语要求具有启发性,而评价语则必须观点鲜明、及时准确。
3.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强烈的个性
语文学科的教学语言和其他学科相比有所不同,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其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这种强烈的个性要求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具备其他学科教师语言的规范、准确、简洁等普遍特点,还要体现出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有情感、美感,富有文化气息和艺术内涵等更高的艺术水平。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感染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能让学生如沐春风、好学乐学,对老师产生亲切的认同之感;而教师富有文化气息和艺术内涵的语言则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语言艺术家,语言如春风拂面、春风化雨,轻抚学生的心灵,滋润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