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新教育理念

一、更新教育理念

内容决定形式,理念指导行为。教师的教育理念会映射到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理念的差异造成的。新课改背景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这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高中语文教师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完成语文教学任务,首先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从落后的教育理念中跳出来,改变以往重传授结果轻传授过程、重知识传授轻全面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重新定位教师的新角色、新任务,从课堂主角变成幕后导演,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这就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学习过程和学生思考的引导,必然要要通过课堂教学语言,而且是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语言来实现。那么,教学语言对于新课程下的中学语文课堂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学过程的实施、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能力的培养、审美情趣的陶冶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拥有扎实的教学语言基本功,拥有纯熟的语言表达技巧,拥有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提高教学语言水平,实现教学语言艺术化的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关注新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①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