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艺术

二、提高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艺术

(一)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

教师学生的评价语言应该具有平等性,在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中都能做到客观公正。并且应使用鼓励性评价语言,调动学生对课堂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鼓励评价不是没有底线的,并不是无对错之分都进行鼓励,而是说在学生没有偏离文章中心和思想的前提下对一些小错误给予纠正并适当给予表扬,而对于偏离文章中心和思想的错误要予以公正的评价,明确指出学生的错误。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课堂回答和课堂表现,是使课堂互动趋于良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尤其是课堂朗读本身所占据的时间并不算多,尤其是在高中阶段,朗读只是较短的时间内,如果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可以使学生加强信心。比如,朗读过后可评价道:“你读得很有气势,如果能够带有一些情感就更美了”“读得很流畅,而且发音准确,课下预习得不错,要是语速能稍慢一些就能更好地体现你的情感了”等;有的学生对于一些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对此评价时可说:“你的角度很新颖,可以看出来你认真进行了思考。”这一类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仅针对学生的短处予以更正,而且能对学生的闪光点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评价语言中不仅有鼓励,也要有批评,教师要在课堂学习中抓住评价时机,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婉转或者善意的评价,既能表现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又能不使学生的信心遭受打击。鼓励性评价不应只有表扬而无批评,时机恰当、语言得体的批评,不仅能使学生增强对老师的信任,更能使教师在学生中获得更高的威信。如果评价语言单一,无论学生什么样的课堂表现一概以“好、不错”或者“错了”这种单一的不具备针对性的评价语言评价,就失去了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价值和作用,不仅难以达到学生和教师之间感情沟通的作用,而且这类单一的评价语言,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失去对学生的兴趣,引起逆反心理和对教师的反感,加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但这种状况不断发展之后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这一科目的厌烦和师生交流障碍,引起对立。尤其这一阶段的高中生是具有较强自主意识的,也是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的,因此这种评价语是不明智的方式。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会伴随他们一生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选择和使用评价语时多加注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适当的评价。另外,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缺乏艺术性和针对性,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不足,不能对语言的艺术性和人文性做到最好的展示。

(二)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要有趣生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预设回答和学生的回答并不完全吻合,有时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有些教师会很简单武断地说:“你说错了,请坐下!,还有其他答案吗”等话语来否定学生的回答,这样的评价语言会让学生产生自卑感,当教师再次提问时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久而久之,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会越来越受阻,课堂气氛不似从前活跃。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时刻注意着学生的任何动态,当学生情绪低落、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会使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点评,巧用语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自己有主动思考的空间,自主地去解决问题。用丰富的语言启发他们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学习内容。在过程教学中发现了问题,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或者回答错的时候,教师使用妙的评价语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还可以帮助学生保持自己良好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也不会有心理压力。

(三)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要别具一格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是一种师生间较为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不似书面文字的一板一眼。课堂教学评价语的恰当使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语境、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慎重的选择。在教学活动中尤其要注意,不能对所有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加选择的盲目使用同样一种评价语,仅以好或坏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例如,在一次写作教学活动中,一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段赞美春天景色小随笔,她的语音、语调、语气把握的非常精准,恰好读到最优美的词句时,窗外飞进来一只小麻雀。这个突发事件引起了教室的一阵小骚动,此时教师很巧妙地将这只小麻雀误闯教室的行为作为一种对学生的赞美:“你读得很好,情感把握得十分到位,就连属于大自然的小麻雀也闻到了你笔下春天的气息,情不自禁地跑进我们的教室。”该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语也面露喜色,其他学生也相继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纷纷举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小随笔,注意力不在被小麻雀吸引。这位老师用独特的评价语言,不仅是对发言同学朗读能力的一种肯定,还迅速地将大家分散的注意力聚拢在课堂上,这也将本堂课的教学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