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应对环境性教学变故的策略
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它与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或教学时,大都比较少关注外界环境对于教学的意义。其实,教学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以某种方式参与教学。当外部环境以突然的方式介入教学时,教学变故就发生了,这就需要教师用一定的方法去应对。
(一)高中语文教师应对环境性教学变故的要点
教学环境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很难有一套具有普适性的做法。但面对环境引发的教学事件,从应对的时序上看,语文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精心准备,以防万一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教学应变,都需要语文教师精心准备,以备不时之需,环境性教学变故的应对也是如此。有时,教学环境的一点变化,可能就改变了整个教学过程,影响了教学效果。语文教师课前能精心准备,特别是对教学设计做些精心准备,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教学变故的发生。缺乏对教学环境的考虑和准备,就可能在碰到环境性教学变故时,无法很好地应对。
2.暂停讲课,稳定情绪
环境性教学变故发生后,对教学总会形成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影响。这时,语文教师如果不管不问,继续上课,教学效果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教学变故发生时,一般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回应。在遇到闯入型干扰的教学变故时,通常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此时,需要暂时停止讲课,先把学生的情绪稳定住。稳定学生情绪的前提是教师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语文教师首先“静心”,然后帮助学生“收心”,而不是喝令学生收回注意力。
3.快想办法,消除干扰
环境性教学变故发生后,在稳定情绪的同时,语文教师还必须尽快想办法消除变故对师生以及教学活动的影响。最好的办法是消除干扰源。而有些环境性干扰是教师和学生难以解除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教师也要想办法把干扰减少到最小、最低。比如,在声扰型教学变故中,没有办法消除声源,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关闭门窗以减轻干扰等。
4.随机应变,巧妙化用
语文教师在遇到始料不及的课堂突发事件而且正常的教学程序被影响到时,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巧妙地应对。环境性教学变故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当环境性教学变故发生时,语文教师一方面可考虑如何尽快消除其干扰与影响,另一方面可考虑如何让它为我所用,为教学所用,即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把它巧妙化用到教学中,让它成为一种教学资源。
(二)高中语文教师应对环境性教学变故方法
课堂教学中,面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干扰,语文教师应采取相应的应变方法给予应对。
1.教学内化法
教学内化法,即语文教师在处理闯入型教学变故时,把外在因素内化为教学的组成部分,使之为教学服务。
(1)化外为内法
化外为内法,即语文教师在处理闯入型教学变故时,把闯入的外在因素完全变为教学的内在因素,使之成为教学的一个阶段和内容,成为教学结构的组成部分,为教学服务。
(2)内外结合法
把外在因素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使之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或成为例证的课堂教学应变方法就是内外结合法。当教学环境出现意外时,可以“将计就计”,想方设法把意外因素利用起来为教学服务,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排外归内法
教师把外界的影响因素排除,把学生的关注点拉回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应变方法就是排外归内法。排外归内法与转移注意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排外”的过程与教学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而不是外加的教学环节;转移注意法中的一些环节未必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而可能是一些外加内容。笔者遇到过这样一则教学应变案例。一位高一语文教师正在给学生讲记叙文写作课,这时高一年级主任突然出现在了窗外来观察学生们的听课情况。坐在窗边的同学很快意识到年级主任在窗边,不多久全班的学生都知道了这个情况,顿时学生的听课和学习热情高涨起来。而语文老师正好借此机会让同学们围绕站在窗外的年级主任展开描写以达到教授人物描写的教学目标。这位语文教师不仅没有因为年级主任的到来这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影响到自己的教学,而且把这一变化应用到自己的作文教学中来,让同学们借此机会进行人物描写。这种教学内化法的教学应变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2.临境设计法
临境设计法是教学应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与方法,是指语文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根据现场环境的变化重新设计整个教学或某些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化法中,教师把外在因素内化到原先设计的教学设计中去,把外在环境的变化内化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临境设计法中,语文教师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甚至完全放弃原先的教学设计,根据现场情境因势利导,沿着新的方向与思路展开教学。这是这两种方法之间的不同。教学内化法是要给课堂教学做一个“小调整”,而临境设计法是要给课堂教学进行“大变动”。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外在环境的变化向积极的、有利的方面转化。例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讲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邻班放起了电影,音乐声立马吸引了在听课的同学们,同学们纷纷说“为什么不给我们放电影”之类的话。这位语文教师思考了一下说:“既然大家这么喜欢看电影,那么今天我来让大家当一次导演好了,剧本就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大家可以从任何一个你认为合适的视角去‘拍摄’。”一听说让学生们自己当导演拍电影,同学们的热情很快高涨起来。在一定时间之后,同学们拿出了自己想象的各种拍摄方法与角度,同时这位语文教师也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位语文教师能根据当时的情境适时地对教学程序做出调整与改变,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很高明的教学应变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