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基本特征
提问是教师借助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和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手段。一般的课堂提问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准确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如果课堂提问要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作为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除了具有一般课堂提问及提问艺术的特点,同时又必须充分彰显出这门学科的特性。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启发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语文课堂提问的本质特征即在于用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启发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激起学生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具有艺术性的语文课堂提问会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用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产生思考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好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学生学习的阅读兴趣会被老师的问题调动起来,立刻投入到文本的阅读当中去。
2.拓展学生思维广度,增加思维深度
思维广度是指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艺术化的语文课堂提问能够像引爆学生思维“炸弹”的火星,诱发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广开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思接千载”“心游万仞”。增加思维的深度是指教师有意从学生浅层、表面的回答中,运用追问、反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思考问题。总之,提问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向更广和更深处发展,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做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语文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启发学生总结出一套分析相同或类似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以后学习中去。如“点拨式教学法”,即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学的一种方法。
(二)审美性
正如艺术作品能带给人以美的愉悦与享受,具有艺术性的语文课堂提问也会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件被精心打磨出来的“工艺品”,带给师生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
首先,富有艺术性的语文课堂提问本身会表现一种“秀外慧中”的美。它的内在美表现在提问内容的科学性,提问恰到好处地落在课文的重难点上,问题又会环环相扣,由易到难地让学生明晰课文的核心思想;外在美表现在提问表达的形式美,简洁精要、抑扬顿挫的语言美,疏密有间、主次分明的结构美,变化多样、综合运用的技巧美,张弛有度、衔接自然的节奏美等。
其次,艺术化语文课堂提问又会打开学生的感官通道,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让学生进入一种审美的状态。于漪老师即追求这样一种审美境界,“使学生跟随着我渐入文章之佳境,翱翔于教材提供的审美天地,与种种高尚的思想接触……逐步培养起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再次,富有艺术色彩的语文课堂提问会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美。在语文提问课堂上,教师要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问答形式,让学生以一种放松、自在、积极的状态参与问答;采用由易到难的问题,让学生紧跟教师教学思路;会时不时用幽默的提问活跃学生的情绪;会对学生疑惑给予耐心解答,评价时进行鼓励肯定。这样,学生们自然与教师一唱一和,相互应答,达到师生双向互动的最佳状态。
(三)创造性
艺术是创造力、直觉和天赋的结晶。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创造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提问方式灵活
语文教师不满足于常规的提问形式,能根据文本特点、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采用“曲问”,就是一种改变生硬直白提问的创新提问形式。将课堂中的问题拐个弯,换个方式去问,请学生多动一下脑筋。这样的曲问可以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提问注重生成
现实的语文课堂灵动多变,师生双方在问题的解决和反馈中进行思想的碰撞,不断擦出火花。因而,好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将预设的答案与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统一。
3.提问彰显教师个性
如教师的课堂提问幽默有趣;或追求“诗意语文”教学风格,课堂提问语言唯美而生动;或创新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带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