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有效评价途径

三、掌握有效评价途径

(一)学会倾听

倾听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还可以有效地与学生沟通。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发言,当学生的发言不够顺畅时不要急于打断,耐心倾听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笔者通过反复观察发现,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透彻,与教学思路相反时,有的老师常常是对学生进行一番语言批评或者采取忽略的方式,用简单粗暴的行为强行将学生带上“正轨”。有的老师却能做到耐心倾听,巧妙地运用课堂教学评价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解《小狗包弟》时对文中第十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道:“烘托了对小狗的思念之情,在小狗离开自己以后周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都变得毫无意义、索然无味了。”一个学生立刻举起手说:“为什么一定是环境描写?我也可以理解成作者是想描写好的景色,越是美好的气氛才能体现出心情的糟糕。”这位老师听完学生的不同的见解并没有直接打断或者直接点评下一位同学,而是很中肯地说:“你的想法很新颖,很有深度。温馨的场景衬托出作者更加忧伤的情感。同学们你们也要勤于思考问题,每个人面对同一个问题都会有不同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讨论,让我们的智慧产生碰撞,这样才会有更加深层次的想法产生。”这位教师的教学预设是想让大家一起体会文中的环境描写,当有学生的回答超出教学预设时,这位教师并没有盲目的打压学生,反而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补充,完善了学生的想法。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教师和学生的人生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一样,知识面也不一样,所以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教师和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教学课堂不能完全预设,当出现不同意见时,教师应该静下心来仔细倾听做出适合的评价,与学生们探讨共同进步。

(二)把握好度

恰如其分的评价有助于推动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体现出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无论表现是否得当,都秉持着鼓励的态度。殊不知,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是非辨别能力,这样的评价语言对教学并不能起到助推的作用,甚至会成为一种阻力。因此,对于学习成绩层次水平不同的学生,教师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评价语言要根据学生的成绩慎重的选择。对于成绩好、层次高的学生应该在学习中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评价语言宜以指点和批评为主,但也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但是对于成绩稍差、水平较低的学生应该以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为主,力求在其身上找到闪光点,帮助其建立学习信心。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时,一位学生阐述了自己并不认为荆轲是一位英雄的看法,教师随即评价道:“你思考问题的方式很独特、很大胆,给大家开辟了另一种思路,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荆轲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英雄。”并不是浮于表面的赞扬,比如“说得好”“你想的不错”之类的语言。前者既肯定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行为,又是对学生发言内容的一种肯定,同时教师的语言是具有情感色彩的,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语言当中感受到鼓励,能感受到教师的真诚。这是有实际意义的评价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助推作用的,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思考问题,促进以后的自主学习。这样的评价语言学生较为乐于接受。后者附带着对学生人格的评价,容易使学生反感。没有真实情感的评价,更多的是浮于表面的套话,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教师为什么会赞同自己,一次两次可能会起到鼓励、激励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一直保持这种评价语言,会让学生产生怀疑的态度,慢慢地这种鼓励学生便不再接受,不再是一种动力了,甚至会让学生对这位教师产生厌烦的情绪。

(三)尊重学生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渴望在人群中体现自我价值,也渴望展现自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群体中获得一席之地。因而,教师在运用课堂评价要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的自尊需求,注意自己言辞,学会尊重学生,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了动力。在教学中,要想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发挥出来,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和课堂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及时反馈给学生,尤其是在学生和教师进行课堂互动时,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生并对学生的想法和回答进行恰当的点评。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打断学生的表达,并在结束后给予公正的评价。

笔者曾对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进行了有关课堂教学评价语的访谈,这位教师表示尊重学生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学生的观点或者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尊重,满足学生在自尊上的需求并增强学生的自信,而对于思维方式这一方面,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偏离文章中心与答案不一样时,不能单纯地运用“好”“不好”来评价,应该注重以引导为主,运用带有启发性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有些学生发表的不同看法或者独特见解应该予以鼓励,以极大提高学生自信,并激励其他学生。教师可以运用比如“你的想法不是不正确的”“你可以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不要一开始就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使学生被“正确答案”禁锢住。运用具有艺术性的评价语言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