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地钻研教材

二、认真地钻研教材

高中语文优秀教师课堂呈现的一个个精彩、连贯、巧妙的问题并不是随意为之,更不能信手拈来。优秀教师们认真钻研教材,依据三维目标,合理地解读文本,才能设计目标凸显、重难点突出的问题内容。同时,优秀教师又会超越文本,整合语文教学资源,设计出创新、精致、拓展思维的问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题内容。

(一)依据目标,解读文本

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依据,也是教师设置提问内容的依据。新课程改革主张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因而,课堂提问的内容也应促使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高中语文优秀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始终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提问内容抓住重难点,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注重在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会读才能善教,在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的引领下,教师解读文本能力的高低,影响了提问教学效果的优劣。如余映潮老师的“主问题”教学设计,是他在整体感知课文、仔细思考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通常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发展必须要经历三个阶段:直接、全新的陌生阅读;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阅读;个性化、创造性的智慧阅读。所以,我们如果要设计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堂问题,需要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

(二)宏观把握,整合资源

所谓“整合”即调整后重新组合,将语文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设计的起点,创造性地促成选文间的交流、融合,生成概括精致的教学内容。因循资源整合的理念,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会科学进行教科书的取舍,合理安排精读与略读课文,会将书本以外材料引入课堂等。在此工作基础上,教师去设计课堂提问内容。这样,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拓展性和生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