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语言修养

四、深厚的语言修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提问是以教师的语言为载体,优秀教师高超的课堂提问艺术需要以他们深厚的语言修养为基础。

首先,标准、规范的普通话是前提条件。综观很多语文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他们在课堂提问时,吐字发音始终规范、准确、响亮,学生听起来清晰、悦耳、动听。这正是他们标准的普通话功底所起的作用。所以,优秀教师们都会坚持用标准、流畅的普通话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边倾听边思考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其次,掌握适当的语言发声技巧有助于教师问题表达的效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语言丰富充实、圆润清晰,会给学生一种优美的听觉享受。讲述时声音有高低起伏、轻重缓急,问题就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另

①董一菲.董一菲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外,他们注意问题表达时的语速、停顿,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话语中分清问题的层次、重点,以便提取关键信息等。优秀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提问,往往先用自己抑扬顿挫、饱含感情的朗诵或描述为学生们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受触动。听完老师声情并茂的诵读,学生们对诗文的理解也就八九不离十了,所以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就容易许多。

再次,教师很好地借助体态语言也会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丰富的面部表情、恰当的身体动作等会让老师的提问避免抽象、生硬,给学生分析问题带来一点灵感、启发。如胡明道老师在提问时,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胡老师会一边用语言暗示,一边用自己形象的肢体语言给学生比画,从而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要思考的问题。

最后,优秀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语言风格也会带来他们别具一格的提问特点。如老师典雅、唯美的语言风格,会使她的提问教学呈现诗意的特点。

总而言之,优秀教师深厚的语言修养是他们高超的提问水平形成的基础。扎实的语言功底促成了他们课堂优质高效的提问活动。这样的提问自然也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思考、善于发现、勤于探究,做语文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