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提问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师展开教学的信息载体,是教师在教学中传递知识、培养技能、陶冶情操的桥梁。优秀教师是运用语言的大师。他们都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其艺术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严谨精炼,重点突出,具有逻辑性;幽默风趣,机智巧妙,具有创造性;富有教育性和针对性,能因材施教;富有情感性和激励性,能加强交流。
提问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优秀教师的课堂上,其艺术性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语句组织简洁明确
人们常说,一个措辞好的问题,提供了三分之二的答案。问题的语句组织必须要考虑到措辞和语法。每个词语必须含义清晰,使用能表达意义的最少的词语,只关注一个议题等。课堂上“核心问题”的关键特征有:第一,清晰简洁。运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问题或信息不复杂、不绕弯。第二,中心明确。运用能指定内容和规定实现课程目标所需的认知操作的措辞。第三,具有开放性。选用的词汇能尽可能多地从学生身上挖掘大量多样化的回答。
“核心问题”语法结构的关键词及其特征是:“名词”,提示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定的对话内容;“谓语”,利用动作词汇聚焦思维操作;“问题主干”,以“什么”、“什么方式”或者“怎样”为主体。简洁明确是中学语文优秀教师课堂问题语言的特点之一。
2.口语表达通俗有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保持着一种亲和力,善于使用诙谐幽默、生动风趣的提问语言去营造课堂气氛,就能够激起学生回答兴趣。另外,教师的提问语言很通俗易懂,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3.理答评价激励启发
课堂提问中,学生将答案汇报给老师之后,会非常期待教师的反馈与评价。很多时候,尤其是大班化教学,教师往往只负责抛出问题,忽略收集并整理学生“贡献的成果”,只以“好的”“不错”“嗯”等简单语句敷衍了事。这不仅损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也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诱导。下面一位语文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理答评价就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位老师在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请学生思考问题:“别里科夫只是一位普通教师,为何‘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几位同学发表观点后,一位女生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很快注意到该生不寻常的举动。因为这位女生是位很胆小、内向的女孩,见到老师都会脸红。老师适时表扬:“很特别高兴你能够主动发言,这是你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而且你说得很好,其他人也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只不过别里科夫更为突出罢了。”听到老师的褒奖,这位女生又站起来补充回答。这时,老师再次鼓励她:“你说得有道理,大家其实都在套子里。”这里,老师毫不吝惜自己的言辞,用大段的夸赞语表扬了这位女生。学生受到鼓励,再次发言。老师于是又给予她真诚的肯定。在提问教学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行为予以及时肯定或表扬,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参与意识,学习的热情高涨。激励性的评价,也会促使学生肯定自我,转变学习态度,变得积极上进。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高中语文优秀教师的课堂提问语言具有语句组织简洁明确、口语表达通俗有趣、理答评价激励启发的艺术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