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应变艺术的必要性与作用

二、提升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应变艺术的必要性与作用

(一)课堂教学应变的必要性

1.课堂教学充满不确定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满变化是一种常规的现象。教学追求良好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和道德修养,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减少了不好的习惯,改变了性格中劣势等。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变幻莫测的因素常常会出现,这使课堂教学充满了不确定性。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不确定性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时时刻刻都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以及具备应对教学变故的技能。

2.防不胜防的教学变故

我们无法预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变故何时回出现,也就是说它具有“无常性”的特点。课堂教学变故在什么时候会因为什么人引发以及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课堂教学变故的这种“无常性”的特点使得它防不胜防。纵然教师在课前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意料之外的事件也仍然很有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就要求语文教师立刻要有应对的准备与行动,因此课堂教学应变势在必行。

3.教学变故的“危”与“机”并存

课堂教学变故是一种教学“危机”,也就是其中的“危险因素”与“机遇因素”是共同存在的。“危险因素”与“机遇因素”是辩证地存在着的。课堂教学变故的“危险因素”表现在它给任课教师提出了难题,有可能会给教师造成尴尬、难堪的局面。而它的“机遇因素”则表现在它可以为教师提供展现自己教学水平和实力的机会。课堂教学变故一旦发生就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危险因素”还是“机遇因素”,应变的主体即教师怎么看待和处理就成为很关键的因素。

教师在课堂上妥当地处理好了教学变故,其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就会得以保证,这样一来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教师的威信也会自然而然地增加。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处理教学变故失当,课堂教学就难以顺利进行,不仅学生受到伤害,而且教师的威信也会受到影响。课堂教学变故“危险因素”与“机遇因素”并存的特性,使得课堂教学变故也能成为课程资源。教师要有“课堂教学变故也是课程资源”的思想观念,充分把握和利用课堂教学变故,尽量把其“危险因素”转化为“机遇因素”,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去。

(二)课堂教学应变的作用

1.摆脱课堂教学困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任何形式的教学变故都将是一个教学难题或者管理难题。课堂教学变故的产生往往会使教师陷于困境。此时,学生们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身上,看教师怎么处理。如果立即处理课堂教学变故则可能会延迟上课时间,而且学生的感情有可能会被伤害到。但如果教师置之不理,则教师的威信可能会受影响,甚至可能会使“矛盾”进一步升级。教师一旦具备了课堂教学应变能力,就可以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灵活地处理教学变故。同时,也可以掌握主动性,快速有效地解决教学或管理难题,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

2.调控课堂教学进程

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因课堂教学变故的出现而与教师在课前设计好的教学目标或程序相去甚远,从而导致“思维上的岔路”或“思维上的歧途”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能会从学生“思维上的岔路”上寻找到新的教学思路。但是学生出现“思维上的歧途”的现象时,就会导致越走越远,如果放任不管不顾,则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把课堂教学变故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来,尽可能地施展自己的课堂教学应变能力,灵活变通。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从新的角度出发推进教学;也可以想方设法调整学生的思维,使其回到原来设计好的教学方向上来。这样就可以使师生的思维保持一致,共同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教师运用巧妙的方式应对课堂教学变故还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应变能力具有调控教学进程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提高教育效果

对于教师而言,每一个课堂教学变故的发生都是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考验,同时它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教育机会。教师熟练掌握了课堂教学应变技能就可以把每一个教学变故当成教学契机,“巧施妙教”地施展自己的课堂教学应变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若遇到学生出现粗鲁、狂傲、顶撞等不良现象时,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样的教学机遇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应变,把握时机给学生以教育,就有可能化消极为积极,从而获得意料之外的教学成效。

(4)融洽师生关系

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变故是一种挑战;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变故则可能是一种威胁。教师和学生会因课堂教学变故的出现而产生心理紧张和心理冲突等现象,如果处理得不恰当则会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应对课堂教学变故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尊心,充分发挥自己的课堂教学应变技能,含蓄风趣地使自己脱离教学困境,同时也要理解、宽容与爱护学生。这样就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交流与沟通,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