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周一贯先生评课》简介
《请周一贯先生评课》这本书是由.何夏寿著创作的,《请周一贯先生评课》共有76章节
1
目录
目 录 序 第一课 多元设境 童趣盎然——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点评 第二课 观黄山美景,赏奇峰怪石——统编教材...
2
序
这是一本迟到了很多年的书。 我不大喜欢读课堂实录,因为它不是剧本。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色彩,为何要统一成一种风景? 每次出去讲课,都有一些老师问我:“何老师,...
3
第一课 多元设境 童趣盎然——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实录
...
4
教学目标:
1.运用反复见面、了解字源、扩词等方法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的字音。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几”,会写“横折...
5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说说最喜欢的季节 师:小朋友们,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生1:我喜欢桃红柳绿的春天,风景如画。 生2:春天的确很美,但我喜欢夏天,因为可以吃冰淇淋、...
6
点评
童诗,那一片“天机” 周一贯 每个成年人都是从儿童走过来的,几乎都受过从“摇篮曲”开始的诗与歌的润泽。只是那些诗歌,虽也有诗歌的共性,但是是专门为儿童写的,为儿...
7
第二课 观黄山美景,赏奇峰怪石——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
8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仙桃石、猴子观海”等段落的品读,感受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抓住“飞、落、抱、蹲”等动词,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体会奇石的有趣。 ...
9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奇石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游览了黄山,认识了黄山的许多奇石,你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真不错!来,我要找一个精神抖擞的小组...
10
点评
以点带面,实现高效共读 周一贯 在阅读课中,真正落实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互动共读,是关键所在。然而,要智慧地安排教师指导与学生自读、互动共读的三者关...
11
第三课 狐狸故事多,讲讲乐一乐——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课堂实录
...
12
教学目标:
1.认识“酪、捡、俩”等12个生字,会写“咬、吵”等生字。 2.理解故事大意,会讲故事。 3.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心情。...
13
教学过程:
一、话说狐狸,导入新课 (出示卡通狐狸) 师:这位是谁呢? 生:狐狸。 师:没错,他就是著名的狐狸先生。关于狐狸的故事,你听过几个,谁来说说? 生:狐狸送葡萄。...
14
点评
破译:基于语文要素的童话教学 周一贯 《狐狸分奶酪》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一单元安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
15
第四课 预测:这根胡子有多长——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堂实录
...
16
教学目标:
1.读好“萝、卜”的读音,了解“愁”的含义,结合熟字,自学“沾、晾”。 2.能借助一定的依据预测故事内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3.初步感受边读边预测的好处和乐...
17
教学准备:
教师:PPT、胡萝卜图片。 学生:课前边读故事边完成预测单,可以完成多次预测: 预测单 我在故事的很多地方作了预测。当读到胡子沾上了营养丰富的果酱时,我就猜到...
18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聊书猜书。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读课外书吗?都读过哪些课外书呢? 生:我读过《吹牛大王历险记》。 师: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敏豪生绝对是吹牛的祖...
19
点评
预测:阅读教学要找准“正确姿势” 周一贯 阅读是造就人精神世界之大事,不仅需要诸多具体方法,更要有高端的整体性的策略。何为策略?它应当是根据整体形势发展而制定的...
20
第五课 文化:文言文学习的再一种要义——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实录
...
2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解“唯”“信然”“竞走”等词的意思。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简单复述故事。...
22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课、趣味激情。 1.引出。 师:同学们,三年级开始,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些课文,它们用简单的几句话讲了一个好玩的故事,还记得它们的题目吗? (出示:《司...
23
点评
生本视角学古文 周一贯 古文毕竟是历史陈迹,从内容到形式似乎一直存活在成人的世界里。然而,它的文化价值又决定了它不仅应该跨越岁月的阻隔,还必须冲破年龄的界限,成...
24
第六课 读文言雅韵,诵古人智慧——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课堂实录
...
25
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认识“瓮、登、跌”等生字,能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能借助注释、插图等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通过今、古文比较,多...
26
教学过程:
一、古今对比,揭示课题 师:(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画)看到这幅图,同学们—— 生:(迫不及待地回答)司马光砸缸。 师:原来你们都是司马光的“粉丝”啊。(众人笑...
27
点评
古今比对,为阅读文言文起步降低难度 周一贯 三年级的孩子一开始阅读文言文是有难度的。但如何在起步时让孩子读好,直接关系到以后的古文阅读。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孩子...
28
第七课 比较中知诗意,整合中品诗情——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
29
教学目标:
1.用统整比较的方法学习写山水诗,发现其特点。 2.开启想象,感受诗中景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感受湖光山色的壮美。 3....
30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师:第一次见面用什么方式最好呢?我说用歌声最好。我们来唱一首歌,好不好? 生:好。 (随着一曲《春晓》的旋律响起,学生跟唱,那清脆稚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