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童诗

师:咱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每个读书人的肚子里,没有几首诗歌,是很对不住中国这个称号的。你有吗?

生:有,很多。

师:好自信。谁来背一首?

(生背《将进酒》)

师:太了不起了。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我让大家猜一猜——

(PPT出示)

饥时,嚼一点

渴时,嚼一点

师:特别提醒,这个猜测和“诗”有关。你不要告诉我,这是糖葫芦,或是口香糖,那样我会很尴尬的。

生:苹果。

师:吃货。一点诗意都没有。

生:饼干。

师:已经对你说了和诗有关。是不是早上没吃?(生笑)

生:是——想不起来了。

师:好了,不为难你们了,我宣布答案吧(投影出示《母亲的嘱咐》)。一起读——

(出示《母亲的嘱咐》

——王宜振

临走的时候

把母亲水灵灵的嘱咐

掐一段 放在阳光下

晒干 装进小小的

旅行袋

饥时 嚼一点

渴时 嚼一点

一小段晒干的

话儿 嚼它

需要我一生的

时间)

二、点拨启发,品读诗语

师:知道是什么了吗?

生:母亲的嘱咐。

师:“嘱咐”一词熟悉吗?

生:熟悉,是长辈对晚辈的吩咐。

师:“嚼”字熟悉吗?

生:熟悉。

师:是的,嚼口香糖,嚼苹果,包括嚼舌头,我们都很熟悉,但“嚼嘱咐”,熟悉吗?

生:(纷纷摇头)不熟悉。

师:两个非常平常、熟悉的词,由于搭配的问题,变得新奇、陌生和好玩,这就是诗歌语言的一个特点。在这首诗里,类似这样的词句还有好多,看谁能找到?

学生自读,圈画,举手)

师:谁来说。

生:我找到“水灵灵”。

师:为什么“水灵灵”是熟悉而陌生的呢?

生:水灵灵一般形容某个事物,比如水果、蔬菜等,嘱咐是语言,看不见的,我觉得挺新奇的。

师:有理有据,将来也是个诗人。请坐。还有吗?

生:我找到的是“晒干”。

师:同样说理由。

生:嘱咐只是话,不像东西可以拿出来晒。

师:有道理,请坐!

生:老师,我还没讲完呢。(全场笑)

师:(笑)你是长篇啊。不好意思,请讲——

生:还有“掐一段”,作者把“嘱咐”看作瓜果什么的,可以掐下来的,还有就是“饥时,嚼一点”。

师:还有吗?

生:没有了。(全场笑)

师:综上所讲,“嘱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在这首诗里,“嘱咐”可以看,可以掐,可以吃。这样的语言,很新鲜,很奇特。那么这些新鲜的、奇特的语言,想要表达什么感情呢?大家再自由地读一读。

师:别举手,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表示出来。

生:(读得很投入)

师:我听出来了,今天早上妈妈嘱咐你:天有点冷,衣服要多穿些。是吗?

生:是的。(感动得擦眼睛)

师:谁再来读,请你——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妈妈嘱咐你什么了?

生:妈妈每天嘱咐我,过马路要注意安全,千万千万。

师:妈妈的嘱咐,像长长的丝线,永永远远地牵挂着你。体会得真好。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首诗仿佛也是个故事,我们用记故事一样的方法来记一记。

师:怎么记呢,我来问你来答。临走的时候,把母亲水灵灵的嘱咐,怎样?

生:掐一段 放在阳光下

晒干 装进小小的

旅行袋

师:干什么用?

生:饥时 嚼一点

渴时 嚼一点

师:能用多长时间?

生:一小段晒干的

话儿 嚼它

需要我一生的

时间

师:同桌之间互相你问我答一下。

(同桌一起背诗)

三、再读童诗,强化诗语

师:嚼完了《母亲的嘱咐》,我们再尝尝《声音的味道》。

(投影出示——

声音的味道

——王宜振

你的声音

从电话里传来

有风的味道

有雨的味道

有甜的味道

有酸的味道

有冰淇淋的味道

有巧克力的味道

有果酱面包的味道

有蛋黄饼干的味道)

师:自由读诗,评诗。

师:这简直是声音的魔术,你读着读着,联想到了谁的声音?

生:我想到了姥姥告诉我,她要来看我。

师:你姥姥是哪里的?

生:东北的。

师:多长时间没见过了?

生:一年多了。我小时候是姥姥养育的。

师:你想念姥姥了,这个声音太珍贵了。谁还想说——

生:我想到这个声音是爸爸在外地打来电话祝我生日快乐的!

师:你和爸爸多久没见面了?

生:半年多了。

师:每逢生日想爸爸,虽然过的是你的生日,也没忘和爸爸同乐。孝顺!还有人想说吗?

生:这个声音,是我朋友在电话中说,那个秘密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师:什么秘密?

生:我不说的。

(全场笑)

师:打死也不说。你有这样的朋友,骄傲!

(笑)

师:如果我告诉你这首诗还没写完,接下来会怎样写?剧透一下,接下来的魔术变得更大了,不光是嘴巴,其他器官也上场了,比如鼻子、眼睛、耳朵统统出手。

生:声音红了。

师;你开眼了。

生:声音水灵灵了。

师:眼是开了,但是抄袭人家《母亲的嘱咐》。想知道诗人是怎样写的吗?

生:想!

师:(投影出示——

嚼着嚼着

把日子嚼甜了

生活嚼香了

把月牙儿嚼成弯弯的香蕉了

把天上的小雨

嚼成五颜六色的彩虹了)

师:日子甜,是谁的功劳?(舌头)生活香呢?(鼻子)香蕉和彩虹呢?(眼睛)。你看,五官总动员,中国好声音。作者想表达什么呢?

生:对这个声音强烈的喜爱、思念和眷恋。

师:好成熟,而且一步到位,一次说尽,让别人无话可说。

(全场笑)

师:(投影出示两首诗)发现了没有,这两首诗有哪些相似之处?

生:声音和嘱咐,本来是无影无踪的,在诗人的笔下,变得有形,有色,有味。

师:真好,这种把本来看不见,摸不着的语言啦,声音啦,想法啦,当成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到的东西来写,把没有的当成拥有的,用个什么词来概括一下?你说——

生:无中生有。

师:好!请你到黑板上将这四个字写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写诗方法,一起说——

生:(集体)无中生有!

师:我还得告诉大家,这两首诗,出自著名诗人王宜振先生之手。课后大家去找找读读王老师写的诗。

四、从说到写,落实语用

师:下面,我们休息一下,请个歌星来唱首歌。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请谁呢,名气不要太大。我们就请周杰伦同学吧(投影出示周杰伦)。

(全场笑)

师;请周杰伦同学为我们唱一首《菊花台》。

(视频出示——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淌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 成双)

师:周杰伦同学唱的这首歌,也用到了“无中生有”的方法。谁能找一找?

生:笑容黄,心事淌,北风乱,影子剪不断。

师:看来,我们都会无中生有了。是吗?

生:是。

师:我来检测大家是真懂还是假会。我们用“无中生有”来说诗吧。

师:先玩简单点的,我们以“梦”为题,我说第一句,请你接着我的诗说一句,明白游戏规则了吗?

梦是风铃

叮当叮当

师:听出来了没有。我这句诗里有看到的,什么?(风铃),还有听到的,什么?(叮当叮当)好的,接下来,轮到你来说了。

生:梦是小溪,哗啦哗啦。

师:开门大吉。谁接着说——

生:梦是小鸟,叽叽喳喳。

师:不错,继续接力——

生:梦是阳光,阳光——

师:阳光发不了声。换一个。

生:梦是草莓,酸酸甜甜。

师:酸酸甜甜不是声音,是味道。这个说法也可以,梦是多元的。包括刚才的阳光,比如梦是阳光,明明亮亮,其实也不错。但我这里有要求,第一句是看到,第二句是听到。所以,只好说抱歉了。谁有看到的,听到的梦——

生:梦是秋蝉,知了知了。

生:梦是春雨,嘀嗒嘀嗒。

师:很好啦,我们把刚才的诗句串起来念一下,就是一首不错的诗了。接下来,我请大家以时间为题,用“无中生有”的方法,来写一首诗。

(学生写作5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愿意和大家分享。很好,我们请这三位同学做代表。用上“你好,我是某某某,我为你读诗”开头。可以吗?

生甲:你好,我是夏鑫雨,我为你读诗:

时间是牛排的味道

时间是青草的味道

时间是野花的味道

时间是香的

时间是野马奔跑的声音

时间是雨点嘀嗒的声音

时间多么美妙

师:说说,你喜欢时间吗?

生1:喜欢。

师:何止喜欢,你是疯狂地热爱啊,在你的诗里面,时间要多美就有多美,前一段有味道,后一节有声音。每一句诗不是可尝就是可听。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想过将来做什么吗?

生1:没有。

师:当诗人去!(全场笑)有请第二位。

生2:你好,我是李梓溪,我为你读诗,题目是“时间”。

师:停一下,你姓——

生2:姓李。

师:李白的李吗?(是)开始吧!

生2:时间是小溪

在记忆的海洋里流淌

时间是花香

在花的王国自由发香

时间是流星

划过淡淡的无边的忧伤

师:大家来评评,写得如何?

生:很好,时间能流淌,就写活了;时间还闻得到,时间还像流星,能看到它。

师:确实不错的,将看不到的时间,变得能看的流水,流星,能闻的花香。而且还对时间的稍纵即逝,表达忧伤。

师:第三位了,(面向第三位学生)你不是姓李吧?

生3:我叫李江山。

师:不但姓李,而且连江山也归李了。按一代五十年计算,你应该是李白第二十五代传人了。李传人,有请。

生3:你好,我是李江山,我为你读《时间》:

时间是白马

他总是在飞快地奔跑

我也在追究他——

慢慢地 我追不上他

时间是流水

他总能从缝隙中穿过

我伸手抓他——

哗啦啦 他已经溜走了

(全场热烈的掌声)

师:好评如潮啊,我再说就显得特别多余。但还是想说两句,首先祝贺你确实写得好,时间如烟,你珍时爱时的感情洋溢在字里行间;其次,我提个小小建议,写诗要简洁,能少用字就少用。比如,“时间是白马”后,“他总是在飞快地奔跑”一句,把“他”字去掉,读一读。有没有影响诗句的意思(没有),那这个“他”就是多余的。同样的,第二小节中的“他总能从缝隙中穿过”一句——

生3:这个“他”也可去掉。

师:是的,李家的,就是悟性高,没办法。你的理想是当诗人吧?

生3:我想当科学家。因为我爸爸也是搞科学研究的。

师:那就当诗人科学家,温暖浪漫地去研究,把研究成果用诗一样的语言,温暖浪漫地来推广。(生笑)

师:由于时间关系,其他同学的诗作,就请大家课后去朗读了。同学们,这节课就要说再见了,我提议,咱们用对诗句的方式来结课吧。好不好?(好)。我出上句:上课的时间是乌龟,爬得很慢很慢。你们对下句。

生:下课的时间是小鸟,飞得很快很快。

师:真好,再来一句。上课的时间是位80岁的老人,走得很慢很慢。

生:下课的时间是个8岁的小孩,跑得好快好快。

师:上课的时间是中药,很苦很苦。

生:下课的时间是蜂蜜,很甜很甜。

师:那就吃蜂蜜去吧,下课!

原文

母亲的嘱咐

王宜振

临走的时候

把母亲水灵灵的嘱咐

掐一段 放在阳光下

晒干 装进小小的

旅行袋

饥时 嚼一点

渴时 嚼一点

一小段晒干的

话儿 嚼它

需要我一生的

时间

声音的味道

王宜振

你的声音

从电话里传来

有风的味道

有雨的味道

有甜的味道

有酸的味道

有冰淇淋的味道

有巧克力的味道

有果酱面包的味道

有蛋黄饼干的味道

嚼着嚼着

把日子嚼甜了

把生活嚼香了

把月牙儿嚼成弯弯的香蕉了

把天上的小雨

嚼成五颜六色的彩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