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表做不到,不要直接惩罚
家长们在施行时间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遇到孩子无法按照上面的事项逐一完成的情况。
至于原因,其实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孩子故意做不完,无论是因为报复父母还是不想做,总之他能做到却故意不做;二是孩子很努力很认真想去完成,可就是做不到。这两点之下的深层原因有:父母管得太多太严、孩子对很多事情没兴趣、任务太多、效率太低。但不论哪种原因导致孩子做不到,家长也不能直接惩罚,找出根本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际上,从制定计划开始,家长多思考、勤反思,再配合各种执行方法,就能有效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
首先,关于计划制定,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他们充足的时间,适当满足其“爱玩”的天性。和孩子共同制定各种计划、清单,制定的过程中多参考孩子的意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通过交流和引导,让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只有孩子认可计划制定,才会使执行阶段更顺利。
具体实施时,先让孩子把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列出来,再添加父母的想法,最后通过讨论留下可实施的内容,最后规定具体时间,督促和鼓励孩子执行。
二是在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孩子将事项或者计划写出来(当然不一定非得是上图表格的形式)例如:
思维导图形式:

强调一点,思维导图可以用于很多事项,比如复习、单元总结、知识点理解、整理房间、周末计划、假期计划等等一系列都可以运用,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思维方式。
图画形式:

这三者的比例应该是1:1:1,即在保证充分休息的基础上,孩子的自主时间、学习时间、特长训练时间,应该是大致均等的,否则计划就有可能是不合理的。
最后根据孩子的意愿和家长的想法汇总形成时间表格,但孩子在具体做某个事项时,可以让他自己再重新整理一遍思路,将顺序写下来。
其次,效率问题,如何提高孩子的效率是关键。
孩子效率低,一般是由什么导致的呢?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有的孩子写字慢、做什么都慢;有的孩子做题正确率太低;有的孩子容易分心等。
家长最好专门带孩子进行专项训练,比如,写字慢就勤练字,穿衣服慢就经常比赛起床,正确率低就多做类似的题型……
若孩子无法完成时间表,家长不能狠狠责罚,也不能用负面的词语,否则会让孩子产生“我都这么努力了,爸爸妈妈还是骂我”的想法,有可能导致孩子自卑,或者干脆放弃。
针对孩子故意不完成时间表,一定的责罚是要有的,但要把握尺度,责罚孩子之后父母也要进行反思,是不是太苛刻了,是不是没有激励制度,如果有,那就想想是不是不太合理;对孩子的态度是不是有问题;礼物清单上的礼物孩子是不是不喜欢;任务列表中是不是学习的内容太多了,孩子感兴趣的太少了……
虽然我们在“建立规则”一章强调了责罚要及时,但这并不意味着责罚的力度要很大。及时责罚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的记忆是很短暂的,如果不及时让他承担后果,那么他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及时责罚是必须的,但不能过狠,否则不仅不会让孩子记住教训,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其次,应当选择合适的责罚方式,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用于同一种责罚方式。
案例导读
轩轩很喜欢小动物,后来在她的请求下,妈妈同意她养了一只小花猫,轩轩很是高兴,只要一放学就跟小花猫形影不离的。有一天。轩轩只顾着跟猫玩,没有完成作业,妈妈回来后有些生气,把轩轩叫到跟前,数落了好一阵,可是轩轩一直心不在焉的,看似在听着妈妈的批评,其实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妈妈见如此状况,便停止了批评,说道:“今天小猫在我的卧室睡觉,再加上明天一天,这期间你不能碰它,这是对你的责罚,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也是如此。”
轩轩一听,小脸马上皱成了一团,刚要哭,妈妈说:“还不去写作业,那就再加一天。”轩轩马上乖乖写作业去了。
所以,责罚并不意味着要使劲打、使劲骂,而是要找到一个能够让孩子产生深刻记忆的方式,当然也要把握好尺度。还是上述例子,如果轩轩妈妈直接说,作为责罚,这个小猫马上送给别人,轩轩还会乖乖去写作业吗?肯定是跟妈妈大闹一场,最终要么是妈妈妥协,要么是轩轩对妈妈产生隔阂,总之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责罚的方式和力度很重要,家长们要注意这一点,不适合的方式不会有好的效果,力度过大会激起孩子的强烈反抗,而这都不是我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