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时间表兴趣不高
案例导读
晴晴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特别喜欢笑,很招人喜欢。但是这样的晴晴对于妈妈而言却一点都不可爱,因为她有一个非常顽固的坏习惯,那就是不爱写作业,每到写作业的时候就东张西望、磨磨蹭蹭,晴晴妈妈为此非常发愁。
一次偶然的机会,晴晴妈妈接触到了儿童时间管理这方面的知识,她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收获颇多,于是胸有成竹地为晴晴制定了一套学习计划、时间表格,希望能够帮助女儿改掉磨蹭的习惯,尤其是在学习上。
等晴晴放学回来,妈妈便把任务清单、礼物清单摆在晴晴面前,说道:“乖女儿,妈妈给你制定了这些事项计划,你只要按照上面写的去做,就能得到这张清单上的礼物,好不好啊?”
晴晴看了看妈妈手里拿的一张张纸,然后很激动地说道:“我不要,我不要按照上面的做,我也不要礼物,一点都不好玩。”说完,晴晴就跑了出去,留下妈妈在原地。
晴晴妈妈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女儿这么抵触,对礼物也不感兴趣。于是,打电话给在一块分享“时间管理”经验的朋友,朋友听了她的叙述问道:“你的表格是怎么制定的?”
晴晴妈妈说:“我按照给出的模板再结合晴晴具体情况制定的啊,我觉得表格没问题,主要是孩子不感兴趣。”
朋友听了轻轻地笑了:“晴晴妈妈,孩子不感兴趣,那就是表格的问题啊。
我刚开始做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把这个表格当成了家长管教约束他们的工具,看到那么多密密麻麻的事项,不反感才怪呢。”
“那制作这些不就是为了更好地管教他们吗?”晴晴妈妈不解。
“你要这么想就不对了,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而不是单纯约束他们,只有当他们把学习、日常事项当成自己的事情时,才会养成良好规律的习惯。”
“那我应该怎么办呢?”晴晴妈妈问道。
“首先,这个时间表是家长自己制定的,孩子没有参与进来,那么就是无效的;其次,妈妈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问题,不能够激发孩子对时间表的兴趣;再有,礼物单如果孩子没有参与其中的话,激励效果也不大,试想,如果上面的礼物都是孩子不想要的,那么她还会有动力去做任务来获取吗?”
“啊,原来如此,你都是怎么跟孩子沟通的呢?”晴晴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主动请教道。
“其实也很简单,你要看看怎么说才能让孩子把时间表当成一个好玩的东西,比如‘宝贝,你不是觉得自己玩的时间太少了吗?咱们一起做个魔法表增加你玩的时间怎么样’或者‘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礼物呢?妈妈很想知道,咱们一起列出来好不好’,对于第二种说法,礼物列出来之后,就可以标上红心或者分数,然后孩子会问这个分数是什么呢?你就可以说,这是获得礼物的方法,只要获得了积分或者红心就能获得相应的礼物,接着再告诉孩子积分是通关奖励,要做任务才能得到,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孩子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还可以这么跟孩子说啊,确实不一样,我自己听着都有点心动了呢。”晴晴妈妈惊喜地说道。
“另一方面,家长一定要不断地夸奖孩子,比如晴晴不是不喜欢写作业吗?在写作业的时候左摸摸右动动,这时候你千万不要数落她,提醒她的缺点,而是挑着优点夸奖,比如‘晴晴写作业时一步都没有离开过座位,妈妈要奖励你一个红心’‘晴晴这个字写的横平竖直,真好看,是怎么做到的呢’诸如此类的话,这样孩子就慢慢会对写作业不那么抵触。”
“好好,知道了,听了你的话,我觉得学到了很多,谢谢你,我现在马上去实行。”晴晴妈妈兴奋地说。
晴晴妈妈按照朋友的建议重新更正时间表之后,果然晴晴开始感兴趣了,而且她发现夸奖和鼓励真的很有作用,比如她在晴晴写作业时这么夸奖道:“晴晴,你今天拿作业本、课本的速度真快,妈妈要先奖励你一个水果币。”“真的吗?妈妈,我还能更快呢,不信你看看。”说着晴晴的速度又加快了。
“晴晴今天写作业比昨天快了20分钟,真棒,能不能告诉妈妈怎么做到的呢?”“我很快掏出了作业,写的时候手一直没停,现在还酸呢。”晴晴兴奋地说道。“原来这样就能写得这么快啊,晴晴真厉害,发现了这么大的秘密。”第二天,晴晴的效率更高了。
经过这次调整,结果令妈妈很满意,晴晴也很开心,因为礼物单上的礼物都是她想要的,而且妈妈的夸奖也让她十分有动力,现在她正忙着挣积分换她的芭比娃娃呢!
孩子对时间表不感兴趣,这是很多家长开始实行时都会遇到的问题。要记住,主体是孩子,不是事项,只有契合孩子心中所想,他才会产生兴趣。
那么孩子都是怎么想的呢?其实他们很简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希望玩的时间多一些,喜欢被人夸奖,想要各种各样的玩具、故事书等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说,他们是很容易满足的。
所以,家长在实行时间表的过程中,只要能契合孩子心理,就不怕他们不感兴趣。
孩子对时间表不感兴趣,家长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反思:
制作过程中孩子是否参与进来了?
孩子是否参与的标准并不是家长告知或是单单询问了他们的意见,而是要让孩子认同且感兴趣,这时候家长的说法很重要,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样,用“宝贝我们一起制作魔法表格增加你的玩乐时间”或“我们一起列出你想要的礼物”来代替“我们制作一个学习表格”。这样做的原因是,孩子不会把表格当成父母的管控工具,抵触感会降低,最终制作出的礼物清单会更符合孩子意愿,激励作用更大。
孩子的自主时间是不是足够?
本书给出过几个时间表模板,放学后到睡觉前的安排得比较满,学校作业后还有英语阅读、弹钢琴等任务,于是很多家长也会给孩子如此安排,这么做当然可以,但要注意时机,刚开始最好不要安排那么多任务。
表格实行初期,最大的目的是激发孩子对时间表的兴趣,如果安排太多学习任务,孩子一看表上列的密密麻麻的,写完作业还不能玩,他就会失去动力,如果安排的话,也要注意孩子的自主时间,每两项繁重任务之间至少要有30分钟的自主时间,否则就不要安排。
有没有使用积极性的语言?
不要说“时间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这么慢啊,还不赶快写”而要说“打败这个‘作业怪兽’,剩下的时间都可以玩了”“今天比昨天快了10分钟,你是怎么做到的”;不要说“你这字写得怎么歪七扭八的,认真点不行吗”而要说“这几个字又端正又漂亮,你是怎么写的”;不要说“吃个饭怎么这么费劲”而要说“妈妈看见宝贝不乱说话、不乱动,乖乖坐着吃饭,我要奖励给宝贝两个大红心”……
当家长使用积极的语言去引导孩子时,他就会不自主地按照语言中描绘的那样去做。家长可以多使用“……真厉害,怎么办到的”这种语言,这样孩子就会自己总结经验,并会自觉运用。此外,家长称赞孩子时,一定要将理由说清,不要用“表现好、做得好”来笼统概况,要说“一直没离开座位”“横平竖直”等细节性描述,这样孩子就会把你说出的优点当作他要达到的目标,按照这个标准做下去。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以上几点,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找到吸引他的话语,提高孩子对时间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