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习惯问题:改变孩子浪费时间的行为习惯

第7章 习惯问题:改变孩子浪费时间的行为习惯

众所周知,儿童时期是培养各种习惯的黄金时期,上面章节中提到的各种清单和执行方法的使用,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培养规律的行为。当然,家长们无需使用所有的清单,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我们总结了一般情况下不同年龄层应侧重使用的清单:

5~7岁的孩子(学龄前儿童)

主要是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和规律作息,所以主要执行的清单为吃饭清单,作息清单,整理房间、玩具清单等,当然与学习相关的清单也可以制定,但是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学习尚未系统化,主要从玩到学习过渡,家庭作业并不多,且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纯的书面作业,比如做一个手工模型、给妈妈唱学习的新歌等,因此学习类清单并不是重点,不过英文学习从这时就要重视起来。

7~10岁小学生(学龄期儿童)

此时的孩子已经步入小学,学习任务日渐繁重,作业也更多,这一阶段,主要执行放学后清单,作业清单,独自整理房间、书包,适当做些家务,如洗碗、择菜、拖地等。10岁左右的孩子在实施清单的基础上可以系统地执行周计划、月计划、假期计划或者直接进行这些长期计划的执行。

通过清单的规范化,孩子可以在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最大程度地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优势,儿童时期是好习惯的黄金培养期,同时也为坏习惯的养成亮起了绿灯。

很多孩子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并逐渐根深蒂固,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形成的习惯很有可能影响终身,所以对于坏习惯,家长必须重视起来,帮助孩子有意识地改变。

坏习惯有很多,比如个人卫生方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爱干净、咬手指等;学习方面,边学习边看电视、不独立思考常抄答案、写作业马虎不认真等;日常生活方面,不叠被子、不按时吃饭、作息不规律、挑食、沉迷手机电视等;个人发展方面,总是什么都不说、做事情注意不集中、表达含糊不清、常发脾气……

这些坏习惯,每个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但一定要重视起来,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孩子逐渐扭转、改变坏习惯,逐渐向好习惯靠拢。

这一章将从这些坏习惯中挑出几个典型,深入分析,找到改正的一般方法,供家长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