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不敢说,或者表述不清

表达:不敢说,或者表述不清

现实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形:

一位从学校接到孩子的妈妈,气急败坏地对孩子说道:“你怎么什么都不说啊?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一个男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哇哇大哭起来,可是妈妈问他事情发生的经过,他却支支吾吾说不清。

一个小女孩总是低着头,在课堂上总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虽然她什么都会。

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孩子躲在大人后面,特别害羞,回答个问题支吾半天。

……

其实,很多孩子身上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孩子早已经学会了说话,但总是不爱说话或者不敢说话,甚至表述不清,有时候父母问半天都说不出一个字,在学校就更别提了,这令父母们不禁担心。

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性格原因,本就不爱说话;其二,环境原因,在熟悉的环境下表达能力很强,到陌生环境就会紧张害怕;其三,不够自信,个人的自信与否与基因、性格相关,但更多取决于后天的影响;其四,缺乏安全感,感觉自己说了之后,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这很可能与不美好的经历有关。

儿童时期,尤其步入学校之后,家长们致力于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在学校学习之外,会让孩子参加一些特长班,而家长们往往容易忽略一种对于孩子非常重要的能力,那就是表达能力的培养。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表达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长大后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培养而来的,而这种训练包括平时的沟通以及演讲、辩论等专业型方式,且儿童时期是进行训练的最佳时期,宜早不宜迟。

然而,中国式家庭教育常以批评为主,这甚至可以说是造成孩子不善于表达的主要原因,请看下面几个案例:

案例导读

案例1

小优放学回到家,把妈妈喊来,跟妈妈说老师留的语文作业是有感情地朗诵新学习的文章,并让家长点评。

小优的妈妈也是一名老师,对小优期望很高,也因此对她要求十分严格。妈妈坐在椅子上,示意小优开始读,也不知是紧张还是不够熟练,刚开始小优就读错了两个字,妈妈摇着头打断了小优,等小优读完,妈妈的批评劈头盖脸就上来了,小优十分委屈又不敢哭。后来,小优就很少读课文,即使老师提问,她也支支吾吾地不想读。

案例2

江江本就是个安静的孩子,不怎么爱说话,但是到该说话时他也会很积极。有一次,妈妈带他出去玩,路上碰见了一个熟人,妈妈让江江赶快叫人,但是江江可能是因为怕生,再加上妈妈的催促,一时间没说出来,妈妈就说了句:“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和朋友聊完,在路上又把江江数落了一顿,还一直强调要怎么叫人。

然而,后来江江越来越不爱讲话了。

面对孩子不敢讲话、表达能力欠缺的情况,家长请先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些行为:总是不断提及孩子的过失;当孩子说错话时,毫不犹豫地批评;认为孩子不说话就是跟自己作对,并把这些怪到孩子身上;孩子喋喋不休地说话时,严厉呵斥孩子……

如果家长有以上行为,请马上停止;如果没有,那可能是孩子本身的原因。

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家长们都可以通过平时的训练,帮助孩子提高表达能力。

首先,与孩子对话时,站在平等的位置,不要用大人的身份来压孩子。

“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你这么小,懂什么?”“你问题怎么这么多?”这样的话,相信从很多家长的嘴中说出来过,在某些情况下,孩子说的话可能产生了什么不好的影响,家长就会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呵斥孩子,殊不知这样不平等的对待会极大挫伤孩子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父母不妨换一种态度和方式,比如家长正在和朋友谈正事,孩子插了一句嘴,这时候家长可以这么说:“儿子,你的意见爸爸已经知道了,但是打扰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所以请你去别的地方玩,回头爸爸再跟你讨论,好吗?”

其次,和孩子用游戏、比赛的形式阅读、辩论,设置情景对话等。

家长应该尽量多和孩子进行互动游戏,在家庭中营造出“适合表达”的氛围,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比如和孩子扮演童话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交流等。

也有的孩子,可能刚开始在父母面前也不好意思开口,那么可以让他独自阅读时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听。这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以夸奖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再次,引导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感兴趣的事物。

比如孩子喜欢玩小汽车,妈妈就可以让孩子讲一讲这些汽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小汽车都叫什么啊?它们是什么关系?谁跟谁是一伙的?引导孩子自己去观察、去想象、去描述,在日常中积累他的逻辑和语言能力。

最后,可以多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组织的演讲、辩论等比赛,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锻炼胆量,总结不足。

当然,这一定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开始就让一个不敢说话的孩子站在观众面前演讲,也不可能让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马上滔滔不绝。此外,对于胆小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多带他出去玩一些增强勇气的运动项目,当孩子遇到问题时,鼓励他自己解决;对于不自信的孩子,父母一定要以赞美、夸奖为主,让孩子知道他很棒;对于本就喜欢说话孩子,家长适当引导,带他多去跟别的小朋友交流,但不要强求。

孩子表达能力欠缺的问题,家长们应当及早重视起来,采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孩子锻炼和提高表达能力。强调一下,对于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家长的陪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