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作品重刻本统计
2025年08月10日
一、屈大均作品重刻本统计
由于屈大均诗文作品中包含违碍思想,他的诗文集在雍正朝和乾隆朝被列为禁书,尤其是在乾隆时期,遭到了最为严厉的禁毁,不仅已刊刻的诗文集被毁,收录于他人选本,或被引用于他人文集中的诗文作品也都被挖削,而且官方和民间出版系统也不能继续刊刻出版屈大均的诗文作品。
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禁书运动方告消歇。此时,清朝社会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状态,社会稳定、政治安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前代帝王所实施思想钳制政策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文人集团相对稳定,最初的反清思想或被熄灭,或转为隐匿。因此,高压的文化政策也随社会状况的改变而逐渐松弛下来。相应的,对于前代被列为禁书作品的管制也随之宽松。因此,屈大均的诗文作品在嘉庆道光之后,多有重刻本出现:
嘉庆、道光时期有《道援堂诗集》刻本。
道光时期有《广东新语》据儒雅堂本翻刻本[83]、《道援堂诗集》刻本[84]。
宣统时期有《翁山文外》宣统二年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85]、据清潘飞声跋钞本重印本[86];《翁山诗外》宣统二年上海国学扶轮社铅印本[87]、排印本[88]。
民国时期有《皇明四朝成仁录》民国36年(1947)铅印《广东丛书》本[89]、民国商务印书馆长沙影印排印《广东丛书》本[90];《翁山文外》民国9年吴兴刘承乾嘉业堂丛书本[91]、据清潘飞声跋钞本重印本[92];《翁山诗外》民国神州国光社铅印本[93];《翁山文钞》民国2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番禺茨氏忆江南馆清初刻本景印本[94]、民国排印《广东丛书》本[95]、民国30年排印本[96]、民国35年上海商务铅印本[97];《道援堂诗选》民国10年国华书局石印岭南三大家诗选三种本[98];《安龙逸史》民国吴兴刘氏刻嘉业堂丛书本[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