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浙江刻本《管子》
                    2025年10月13日
                
                
                  第一节 南宋浙江刻本《管子》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现在国内保存的唯一宋本,即南宋绍兴年间刊印的浙江刻本《管子》。此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善本书藏书号9601。二十四卷,题唐房玄龄注,黄丕烈、戴望跋,十二册,十二行,行二十二至二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宋刻本”。原版框高一尺六寸九分,宽四寸八分。黄丕烈《跋》曰:“核其板刻,当在南宋初,以卷末附张巨山《读〈管子〉》一篇也。内有钞补并伪刻之叶,在第六卷中……命工用宋纸从影钞本重摹,辍钞补伪刻之叶而重装之。《管子》至今日,宋刻始完好无阙,岂非快事。”[1]距今九十年前,是书藏于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傅增湘尝前往参观,《藏园群书经眼录》云:“首列大宋甲申杨忱序。卷末有张嵲《读〈管子〉》一篇,有‘绍兴己未,从人借得,改正讹谬,藏于家’之语,盖南宋初刊本。”具体地说,是书当校刊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之后;其底本为张嵲抄校“大宋甲申杨忱序”刻本,即北宋庆历四年(1044)杨忱刻本;惟张嵲称“颇为改正其讹谬”,“抄而藏于家”云云,则张氏抄校本与杨忱序刻原本之差异,无从考知矣。版心下记刻工姓名牛实、史祥、昌旼、乙成、金升等,与绍兴两浙西路刊《礼记正义》、衢州刊《三国志·魏志》多同,可推定为南宋初年浙江刻本。[2]宋本《管子》在明代以后的传承大略如下:
文徵明→文伯仁→徐乾学→黄丕烈→汪士钟→铁琴铜剑楼→国家图书馆
浙江刻本《管子》首载杨忱《管子序》;次《管子目录》;次刘向《管子书录》;次《管子》正文;最后是张嵲的《读〈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