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万有文库》本《管子》

第十二节 《新世纪万有文库》本《管子》

梁运华校点整理《管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属于《新世纪万有文库》丛书。

《新世纪万有文库》丛书总顾问是:陈原、王元化、李慎之、任继愈、刘杲、于金兰。传统文化书系的学术指导是:顾廷龙、程千帆、周一良、傅璇琮、李学勤、徐苹芳、傅熹年、黄永年。

此本《管子》,首为《出版说明》,其次为杨忱《序》,其次为《刘向序》,其次为《〈新世纪万有文库〉缘起》,其次为《目录》,其次为《管子》正文,其次为张嵲《读管子》,最后为《校勘记》。

在《出版说明》中,校点者中华书局的梁运华对管仲的生平、《管子》一书和所用版本做出说明,主要内容是:

管子(?—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敬仲,又称管仲,春秋时颍上人。相齐桓公,被尊称为仲父。治理齐国,使国富兵强,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管子》一书,内容比较复杂,刘向《七略》列于法家,班固《汉书·艺文志》移于道家,分著于兵家,《隋书·经籍志》又改入法家。其中还不乏儒家、阴阳家的思想。晋代傅玄认为《管子》“过半便是后之好事者所加”,历代均有学者怀疑《管子》并非管仲所著。郭沫若明确指出:“《管子》不仅不是管仲作的书,而且非作于一人,也非作于一时。它大率是战国及其后的一批零碎著作的总集。”马非百进一步将《管子·轻重》十九篇定为“西汉末年王莽时代的人所作”。有些学者认为先秦诸子著作都是门弟子、宾客或子孙撰定,《管子》的成书有如《论语》一般,不可一概否定。即使其中没有管仲亲笔写的文字,也有论述其思想、活动的材料。

《管子》旧注,《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尹知章《管子》三十卷”。流传至今的《管子》均为二十四卷八十六篇(内亡十篇),题唐房玄龄注。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以“注颇浅陋”为由提出质疑,认为注者“恐非玄龄,或云尹知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郭沫若均定为尹知章注,认为“房玄龄”一名乃是后人和坊间所窜改。但唐杜佑《管氏指略序》称“唐房玄龄注”,《通典·食货》引《管子》注文不少,大都与今本注同。《通志·艺文略》分别载有房玄龄注二十四卷,尹知章注十九卷(“旧有三十卷”)。吴竞《书目》称尹注亡《形势解》以下“十一卷”,而今本不仅有注,有些注还特详。刘绩《管子补注》举别本注文五十余条,未标明注者姓氏。从上述而言,《淮南子》有高诱注和许慎注,《管子》似亦有尹注和房注之分。世讥旧注浅陋(《大匡》注“召忽称管仲为兄”即一例),但其中精粹而可资参考者不少,亦不可一概否定。

现存《管子》版本主要有三个系统,代表者为宋杨忱本、明(郭沫若定为辽)刘绩《补注》本和明赵用贤《管韩合刻》本。此次校点,以上海涵芬楼影宋刊本《管子》为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明刻中都四子本《管子补注》(简称《补注》)、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管子校正》(简称《校正》)和日本玉山堂庆应元乙丑岁新雕《管子纂诂》(简称《纂诂》)。凡有改动,均出校说明。原本唐房玄龄注及末所附黄丕烈和戴望后记,今一并删除。

杨忱《序》、《刘向序》,《管子》正文之后的张嵲《读管子》,内容与南宋浙江刻本《管子》同,此处不录。

在《〈新世纪万有文库〉缘起》中,编者说明丛书名“新世纪万有文库”的由来及编纂此丛书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内容如下:

当年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风靡一时,至今余响不绝。我们照抄原名,冠以“新世纪”,以示时代差异,但承继之意是不言自明的。

要设计一个所谓世纪工程,选编一些人人当读的书,“万有”一词再恰当不过。这就像把物体间的引力称为“万有引力”一样,它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我们只能赞叹王云五和他的友人、同人的聪明才智,并且乐于承继。

要承继的,不仅是一个名称。……于是也有了陈原、王元化、李慎之、顾廷龙、金克木、董乐山等三十多位海内外的大家出任总顾问或学术指导,还有一些有经验的朋友担任策划……

在出版、发行方式上,也有不少承继。六十年前,商务的《万有文库》在廉价简装上作文章,而其销售则以图书馆作为主要对象。我们今天大体仿此,只是销售对象适应今天的情况更加开展一些……

较多不同前人的,大概是内容。《新世纪万有文库》大别有三:传统文化书系,近世文化书系,外国文化书系。传统文化书系重在传统古籍。我们所收,内容自然不出前人曾定范围,书名雷同者至夥,但在“新世纪”里,当求其选题更适合时代需要,校审更精。文本皆系“白文”,后人注释例不收录,以显其文献的本初面目。

此本《管子》共有二十四卷。

本书为白文标点,删去了原文注释。《校勘记》根据卷的顺序,对文字进行校勘,每卷校勘条目加以编号,以①②③等作为标记。主要以《管子补注》进行校改,二十四卷中,共校勘268条。校改文字、增加文字、删减文字、改变原文顺序,还有文字存疑者,并在《校勘记》中列出,如卷二十一勘误第15条云:“‘巨’字,《补注》作‘匡’,《校正》作‘臣’”,将不同文字列出,以备读者参考。除了《序》中提及以《管子补注》《管子校正》《管子纂诂》作为参考典籍,还参考了《吕氏春秋》的文字,并根据《管子》其他篇章的文字进行校订。

梁运华点校的新世纪万有文库本《管子》,所用版本为《四部丛刊》本《管子》,在20世纪90年代,这是最佳的版本选择。此外,著者在说明现存《管子》三个主要系统的时候,表述非常准确。此本《管子》的点校,为点校者整理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本《管子》做了很好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