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管子新注》

第十七节 姜涛《管子新注》

《管子新注》,姜涛著,齐鲁书社2006年12月出版。

此本首为山东大学董治安教授所做的《序》,其次为《目录》,其次为《管子》篇文,其次为《主要参考书目》,最后为著者《后记》。

在《序》中,董治安教授对《管子》一书的性质、《管子新注》的特点做出说明,对本书加以评价,主要内容是: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名著,是周秦子书中最为重要的几部基本元典之一。其书带有总集性质,所论广泛涉及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不仅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学术史、文化史资料,而且反映了儒、道、法、农、阴阳等诸多学派之间的对立与交流,弥足珍贵。然而,由于全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复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缺失已有十篇之多,所余各篇,亦难以确指撰作的年代,文字的错乱比比皆是,虽经历代学者的校勘、整理,迄今存在的疑难依然甚多,不易研读。《管子新注》在踵武前贤的基础上,力求推出一部体现当代学术发展、适应现实需要的《管子》的新注本,很有意义。

《管子新注》是今存《管子》七十六篇的一个全注本,可供读者对于这部先秦要籍的全面观照和系统阅读。原书篇章繁多,涉及甚广,异说纷纭,而“新注”主要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以串解文句、贯通篇意为重点,力求简明扼要,不蔓不枝;一些文献的借鉴和问题的考校,注意取其精要,避免繁征博引、治丝益棼;所作各篇“解题”,短者数十字,多者百余言,也能够做到提纲挈领,明白易解;凡此,都展现了本书重要的风格特点,表明这将是一部读者层面较宽、比较易于索解的《管子》新注本。

姜涛是训诂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他对《管子》的整理、注释,重视科学性与规范性,追求较高的学术品位。首先,他早自研究工作的初始阶段,就十分重视版本的辨别,视之为宏大工程的重要奠基。做校笺,他选定了传世较早也相对完整的《四部丛刊》所收涵芬楼影宋杨忱本作为底本;做新注,他则选用了校勘精、流传广的浙江书局二十二子本为底本,又细心校以其他善本,从而使得原书文字校改有所遵循,避免了一般通俗注本常见的那种人云亦云的弊病。其次,他对于全书体例的把握、条目的选列、注文的释义,都能统观兼顾,持严谨的态度。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全书所释字义、词义,大抵比较平实、稳妥,不以追求奇险为尚(这显然适应了满足一般读者的现实需要);对于为数可观的通用字、假借字,均留心一一标出(以求读者对古文的准确理解);至于重要词语的校改,则在诠释文义之后,进一步提出佐证、注明文献根据。这些方面,都能够体现出本书的质量,显示了著者的用心和识见。另外,“新注”书末所附的“主要参考书目”,计收明人著作6种,清人著作25种,近、现代人著作10种,当代著作52种,日人著作2种,总共95种之多,所知《管子》研究的重要论著,相当全面地备列于此,对于读者深入研究《管子》,也能够指示途径,提供了难得的参考。

正文部分,在篇名之后,首先是“解题”,解释篇名的含义及本篇的主要内容,并总结每一段落的内容。其次是篇文内容,按照段落划分。每段之后是“注释”,对文字、短语进行解释。注释者以清光绪年间浙江书局《二十二子》本为底本,进行注释。因为著者是训诂学专业出身,他的文字注释非常准确。注释过程中,对原文的通假字、引申义做出了解释,对讹误的文字进行了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