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
B.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也可以成为会计主体
C.对于拥有子公司的母公司来说,集团企业应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编制财务报表
D.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E.会计主体可以不是法律主体
2.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划分为( )。
A.年度 B.半年度 C.季度 D.月份
E.旬
3.下列会计处理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是( )。
A.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B.加速折旧法的运用
C.在物价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计价
D.对或有事项的确认和披露
E.在物价上涨时采用先进先出法对发出存货计价
4.下列表述中,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A.会计处理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B.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C.会计核算应当仅反映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
D.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E.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5.收入包括( )等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A.销售商品 B.提供劳务 C.变卖固定资产 D.出售无形资产
E.让渡资产使用权
6.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做到( )。
A.尽可能选用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
B.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C.合理核算可能取得的收入和利润
D.不高估资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数额
E.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负债
7.下列会计处理违背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有( )。
A.由于执行新会计准则,从本期开始对长期股权投资提取减值准备
B.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C.企业为了完成利润计划,将收入确认的方法由完工百分比法改为完成合同法
D.企业为了避免三年连亏,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E.鉴于某固定资产经改良性能提高,决定延长其折旧年限
8.下列属于财务报表基本内容的有(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销售预算 D.现金流量表
E.会计报表附注
9.在确认资产要素时,应满足的条件有( )。
A.符合资产要素的定义 B.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C.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D.历史成本能够取得
E.公允价值能够取得
10.关于负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B.负债既包括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也包括很可能会承担的潜在义务
C.负债的清偿预期很可能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D.未来流出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E.负债所承担的现实义务仅包括法定义务,不包括推定义务
1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 )。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C.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 D.留存收益
E.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
12.下列交易事项中,能够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A.收到的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差额
B.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采购价款
C.接受现金捐赠
D.固定资产盘盈
E.分配股票股利
13.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企业的经济活动应与投资者的经济活动相区分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营利组织,也可以是非营利组织
D.会计主体必须要有独立的资金,并独立编制财务报告对外报送
E.会计主体一定是纳税主体
14.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的有( )。
A.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
C.以控股关系形成的企业集团为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D.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
E.对可能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15.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A.符合条件的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
B.将融资租入的生产设备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
C.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D.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