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十六章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C  5.A

6.A  7.B  8.D  9.D  10.A

11.C  12.B  13.C  14.B  15.A

16.B  17.D  18.D  19.B  20.C

21.C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C  3.AB  4.ABC  5.ABD

6.AB  7.CDE  8.BC  9.ABC  10.ABD

11.BCD  12.ABD  13.BCE  14.ABCD  15.ABCD

16.ABC  17.AB  18.ABCD  19.ABDE  20.ABCD

21.ABC  22.AB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六、业务题

1.2×18年3月1日发出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1 1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10×92%)920

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   (100×10×8%)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36

应收退货成本   (100×8×8%)64

贷:库存商品  800

2×18年3月31日,重新评估退货率时:

借:主管业务收入   [(10%−8%)×1 000]20

贷: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  20

借:应收退货成本   [(10%−8%)×800]16

贷:主营业务成本  16

2×18年4月30日前发生销售退回时:

借:库存商品   (5×8)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13%)6.5

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   (10×5)50

贷:银行存款   (5×10×1.13)56.5

应收退货成本   (8×5)40

假定一,2×18年6月30日前再发生销售退回1件:

借:库存商品   (1×8)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0×13%)1.3

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   (80+20−50)50

贷:应收退货成本   (8×1)8

银行存款   (1×10×1.13)11.3

主营业务收入   (4×10)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8)32

贷:应收退货成本   (64+16−40−8)32

假定二,2×18年6月30日前再发生销售退回6件:

借:库存商品   (6×8)4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10×13%)7.8

主营业务收入   (1×10)10

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   (80+20−50)50

贷:应收退货成本   (8×6)48

银行存款   (6×10×1.13)67.8

借:应收退货成本   [(40+48)−(64+16)]8

贷:主营业务成本   (1×8)8

假定三,2×18年6月30日前没有再发生销售退回:

借: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   (80+20−50)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10)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8)40

贷:应收退货成本   (64+16−40)40

2.(1)合同开始日,A产品分摊的交易价格=800/(800+600)×(2 000+100)=1 200(万元)。B产品分摊的交易价格=600/(800+600)×(2 000+100)=900(万元)

(2)甲公司2×18年12月1日合同变更应作为原合同终止及新合同订立进行会计处理的情形。

会计处理:2×18年12月1日终止原合同,并将原合同的未履约部分(即B产品销售)与合同变更部分合并为新合同进行会计处理。此时,合同价款=900+200=1 100(万元)。因B产品、C产品单独售价相同,此时分摊至B产品、C产品的交易价格的金额均为550万元(1 100/2)。

(3)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可变对价增加了50万元(150−100),该增加额与合同变更前已承诺的可变对价相关,因此,应首先将该增加额50万元分摊给A产品和B产品。其中,A产品分摊的可变对价增加额=800/(800+600)×50=28.57(万元),B产品分摊的可变对价增加额=600/(800+600)×50=21.43(万元)。

甲公司已经于2×18年11月31日转让A产品。因此应于2×18年12月31日将分摊的28.57万元确认为收入。

最后,将分摊至B产品的21.43万元分摊至产品B和C产品。因单独售价相同,B产品、C产品分摊的金额均为10.715万元(21.43/2)。经过上述分摊,B产品、C产品的交易价格均为560.715万元(550+10.715)。

3.若计算履约进度时考虑电梯成本,则已发生的成本和履约进度不成比例,所以计算履约进度时应将电梯成本扣除。

履约进度=100÷(800−300)=20%;

2×18年确认收入=(1 000−300)×20%+300=440(万元);

已售商品成本=100+300=400(万元)。

4.(1)2×18年度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12 000 000+600 000+2 000 000+300 000=14 900 000(元)

应交所得税=14 900 000×25%=3 725 000(元)

(2)2×18年度递延所得税:

该公司2×18年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金额及其计税基础如下表所示:

递延所得税资产=(300 000+600 000)×25%=225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3 500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2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 725 000

5.(1)结转各项收入、利得类科目:

借:主营业务收入  1 22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14 2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000

投资收益  30 000

营业外收入  3 000

贷:本年利润  1 467 200

结转各项费用、损失类科目:

借:本年利润  1 386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 140 000

其他业务成本  13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9 000

销售费用  100 000

管理费用  60 000

财务费用  14 000

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

营业外支出  2 000 所得税费用  38 000

(2)经过以上账务处理计算得出:

2×17年12月份净利润=1 467 200−1 386 000=81 200(元)

2×17年全年累计净利润=1 720 000+81 200=1 801 200(元)

借:本年利润  1 801 2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801 200

(3)2×18年4月进行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80 12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90 060

——应付现金股利  30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80 120

——任意盈余公积  90 060

应付股利  300 000

以现金发放股利时,作分录:

借:应付股利  300 000

贷:银行存款  300 000

(4)2×18年年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6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0 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70 18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80 12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90 060

——应付现金股利  30 000

6.(1)2×18年3月1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0

——任意盈余公积  4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40

(2)2×18年5月5日,分配现金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300

贷:应付股利  3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

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300

(3)2×18年6月10日,转增股本: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 000

贷:股本  4 000

七、案例分析题

(1)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双方约定,该批商品由宏达公司到南方公司的仓库自提,提货时宏达公司支付相应的款项,与此同时南方公司开具销售发票。综合以上情况判断,宏达公司自提时已取得该批商品的控制权,因此,应该在宏达公司自提该商品时确认销售收入。

(2)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应该在该商品送达购买方指定的地点并验收合格时确认收入。

(3)会计处理不正确。

正确的会计处理:由于购买方指定了专门的运输机构H运输公司进行运送,并且由购买方兴旺公司承担全程的运输费用,因此南方公司应该在该商品发出时确认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