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三、判断题

1.不涉及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就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2.政府无偿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给企业建造固定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3.企业以其发行的股票换取另一企业的生产设备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时,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账面价值计量时,无论是否涉及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所说的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指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和最终处置时预计产生的税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7.若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属于同类资产,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肯定不具有商业实质。( )

8.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

9.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对于支付补价方而言,作为补价的货币性资产构成换入资产所放弃对价的一部分,对于收到补价方而言,作为补价的货币性资产构成换入资产的一部分。( )

10.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于同时换入的多项资产,按照换入的金融资产以外的各项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相对比例,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涉及补价的,加上支付补价的公允价值或减去收到补价的公允价值)扣除换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后的净额进行分摊,以分摊至各项换入资产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