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D 5.B
6.A 7.A 8.B 9.B 10.D
11.B 12.A 13.B 14.A 15.B
16.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E 3.AB 4.ACD 5.ABD
6.AD 7.BCE 8.ACE 9.CE 10.BDE
11.BCDE 12.BCD 13.ABD 14.AC 15.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六、业务题
1.(1)借:原材料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 400
贷:银行存款 90 400
(2)材料成本=150 000+477/(1+6%)+ 13 080/(1+9%)=162 450(元)
增值税=19 500+477/(1+6%)×6%+13 080/(1+9%)×9%=20 607(元)
借:在途物资 162 4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 607
贷:银行存款 183 057
(3)借:原材料 162 450
贷:在途物资 162 450
(4)借:原材料 180 000
贷:应付账款 180 000
(5)借:应付账款 180 000
贷:原材料 180 000
借:原材料 19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4 100
贷:银行存款 214 100
2.(1)借:材料采购 12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612
贷:银行存款 14 012
借:原材料 12 000
贷:材料采购 12 000
(2)借:材料采购 25 1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260.80
贷:银行存款 28 440.80
(3)借:原材料 30 000
贷:材料采购 30 000
(4)借:原材料 24 000
贷:材料采购 24 000
(5)暂不入账。
(6)借:原材料 6 000
贷:应付账款 6 000
(7)借:生产成本 48 000
制造费用 6 000
管理费用 3 000
销售费用 9 000
贷:原材料 66 000
(8)已付款并验收入库的材料成本差异=(12 400−12 000)+ (25 180−30 000)+(22 000−24 000)=400−4 820−2 000=-6 420(元)
借:材料采购 6 420
贷:材料成本差异 6 420
(9)材料成本差异率=(750−6 420)/(9 000+12 000+30 000+24 000+6 000)=−5 670/81 000=−7%
借:材料成本差异 4 620
贷:生产成本 3 360
制造费用 420
管理费用 210
销售费用 630
(10)月末库存A材料的计划成本=9 000+72 000−66 000=15 000(元)
月末结存A材料的实际成本=15 000×(1−7%)=13 950(元)
月末应列入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A种材料的金额为13 950元。
3.(1)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3−0.5)×280=3 500(万元),大于账面价值2 800万元,所以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B产品可变现净值:
300台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3.2−0.2)×300(万元),等于账面价值,所以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台没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3−0.2)×200=560(万元),账面价值=3×200=600(万元),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0 000
(3)C产品可变现净值=(2−0.15)×1 000=1 850(万元),账面价值=1 700万元,所以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因为C产品可变现净值大于其账面价值,所以D材料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借:存货跌价准备 50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0 000
4.(1)借:原材料 1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 000
(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 000
贷:管理费用 1 000
(3)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
贷:原材料 200
(4)借:管理费用 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
(5)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 000
贷:原材料 5 000
(6)借:其他应收款 3 000
营业外支出 2 6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50
七、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提示】影视作品投资支出应根据影视作品的制作目的和盈利模式确定会计处理方式。对于从事影视作品制作的电影企业,如果其制作影视作品的目的是通过销售影视作品著作权、发行权和放映权等获取盈利,且在实质上具有作为影视产品独立盈利的能力,则其发生的影视作品制作支出将在企业销售著作权、发行权和放映权时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符合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因此企业可以参考财政部《电影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财会[2004]19号)规定,对影视作品制作支出资本化。根据《电影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电影企业影视作品制作支出应在“生产成本”科目中进行归集,制作完成并已取得许可证作品的生产成本结转至“库存商品”科目,并在实现作品销售收入时结转为销售成本。对于一次性卖断全部著作权的影视作品,在取得卖断价款时,应将其全部实际成本一次性结转销售成本。
若其投资拍摄影视作品的目的是推销产品,促进相关产品的销售,则应视为一种营销手段,由于其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性和金额有很大不确定性,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当比照广告费用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即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